破解山区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洪雅实现学前教育提质升级
新华网四川频道6月2日电(本网记者 吴晓颖)半个篮球场大的空坝三面被一排平房环抱,绿色塑胶草坪上放着大型儿童游乐设施,孩子们在院子里玩滑滑梯、做游戏,这是记者日前在四川眉山市洪雅县中山乡桂花幼儿园看到的情景。该园园长余志蓉说,4年前在山上自家农房办幼儿园时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活动场地,也没专职老师。如今,新建幼儿园搬到了山下,政府不仅给了5万块钱建园补贴,还派出3名志愿者来这儿任教。
桂花幼儿园的变化,得益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当地实施的“山村幼儿园计划项目”,也是近年来洪雅县幼儿园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2012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将洪雅县选为中西部地区中等发展水平的山区县代表,探索如何实现山村幼儿园由“有”到“好”的转变。
洪雅是四川省农业大县。据统计,截至2014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万元,学前教育覆盖率超过90%。全县85所幼儿园中,民办园有48所,在园幼儿占全县幼儿的60%;乡镇中心校附属幼儿园27所。
“虽然洪雅县毛入园率不低,但质量特别滞后。其学前教育所呈现的问题在类似经济水平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说,由于学前教育不足,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水平均远低于城市同龄孩子。提升山村幼儿园质量,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恶性循环的第一关。
从2012年起,中国发展基金会将联合利华公司每年资助的200万元作为项目资金,眉山市政府按照1:1比例配套项目资金,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有了资金支持,加上出台各种扶持山村幼儿园发展的政策,“多元贫困”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三年来,通过为幼儿园配备电视机、消毒柜、室外玩具等硬件设施,提升了办园条件;通过“顶岗实习支教”,解决了乡村幼儿园教师不足问题;通过系统培训,破除“保姆式”看护和小学化教学弊端;通过“以奖代补”,鼓励民办园改善办园条件,38所民办幼儿园获改扩建奖补,34所民办幼儿园完成改厨改厕。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师资。一方面,洪雅县建立了“公办带动民办”的幼师培训机制,提升现有教师队伍职业素质;另一方面,主要通过幼师专业中职在校生“顶岗实习”方式补充师资。
联合利华北亚区沟通及可持续发展总监吴亮介绍说, “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平均每年选派88名学生到洪雅全县幼儿园支教,项目组以购买服务方式每年为每名学生支付1.3万元生活、交通补贴。每年约有10名毕业生留在了实习所在幼儿园,有效充实了农村幼教队伍。”
洪雅县将军乡长乐幼儿园园长祝国萍从1997年开始办幼儿园,她深有感触道:“以前民办园都是‘单干’,这两年教育局经常组织民办园教师到成都等地参观学习、比赛,从办园理念到教学方法都有很大转变。以前就是教孩子学写字、算数,现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让祝国萍体会更深的是,“顶岗实习”教师不仅解决了幼儿园师资紧缺这一突出困难,还为幼儿园注入了活力。去年,她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薪水留下了一名表现突出的“实习”教师。
在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同时,幼儿营养状况通过“营养包”加点心干预模式得到了改善。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洪雅县3-6岁幼儿健康情况进行抽查,发现其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贫血率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洪雅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冯学东说,从2012年起政府为在园幼儿每天提供“营养包”和课间点心,每周向幼儿园配送一次。支出成本不高,但效果显著,如今全县在园幼儿一般性发育指标均已与城市幼儿持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