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委政令频出释中国经济四大信号

06.12.2017  09:34
核心提示:中共十九大闭幕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中国多个部委政令频出,四大施政信号值得关注。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经济会走向何方?中国政府如何施政?

 

  中共十九大闭幕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中国多个部委政令频出,四大施政信号值得关注。

 

  房地产调控不放松

 

  中共十九大之后,多个中央部委就房地产调控进行过多次部署,稳定国内房地产市场、化解泡沫风险、“长效机制”落地的调控思路一以贯之。

 

  在十九大闭幕的第二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两部委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联合检查。此后,住建部又联合央行、银监会发文,严禁开发商、中介公司违规提供“首付贷”,对违规提供购房融资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最近的一次是11月21日,住建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央行召开座谈会,为未来的楼市调控定调:楼市调控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这次会议提出的调控措施侧重从供给侧出发,从土地供应上进行管理,提高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地比例等。

 

  此外,国土资源部在9月下旬部署开展71个大中城市的住宅用地出让合同执行情况检查,严打住宅用地炒作囤积。根据部署,各地将在11月30日前完成这项检查。

 

  严控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1月22日发表署名文章《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篇5000余字的文章63次提到“风险”,43次提到“监管”。文中还指明了当前中国面临的三大金融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指出,这篇文章传递出一个信号:未来金融监管会趋严。

 

  11月17日,央行、银监会等五部门出台资管新规,内容包括资管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业务降低期限错配风险、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统一杠杆要求禁止资金空转等。

 

  12月1日,中国官方又出重拳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明令禁止发放“校园贷”和“首付贷”。

 

  激活民间投资

 

  近期中国工信部等16个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提振制造业民间投资。针对近年来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活力不强的局面,16个部门联合提出包括改善制度供给,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人才激励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以及创新金融支持方式等以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小巨人”企业。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到6.9%,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成果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的关键在于民间投资能否企稳回升。

 

  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1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签署协议,建立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协同机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11月20日在第二届澳大利亚北部投资论坛开幕式上表示,目前中方已与36个国家建立了产能与投资合作机制,与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与东盟等区域组织开展了多边产能合作。

 

  中国民航局近期也透露,自2017年10月29日至2018年3月24日的新航季,中国国内航空公司计划新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航线9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