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生活中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以道德冷漠最为显著。道德冷漠不是一般的情感冷漠,而是特指个体道德情感的匮乏及其引起的道德判断上的不思考或道德行为上的麻木,即个体虽具备一定的道德知识和观念,但对现实情境中所提出的社会道德要求毫无体验和反应,意识不到道德问题的存在,体会不到道德的召唤,对于现实社会的道德要求以及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这种脱离了正常道德关系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使道德实践功能的正常发挥遭遇阻力。在此背景下,加强对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制度规范研究,成为当务之急。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
化解道德冷漠现象的路径
历史原因。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家族,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家族中的关系,中国的社会制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理解为家族制度。传统中国把社会关系归纳成五种,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在这五种社会关系中,三种是家庭关系,另两种虽不是家庭,却也可以看作家庭关系的延伸。譬如君臣关系,被看成父子关系,朋友则被看作兄弟关系。因此,中国的道德伦理更多关注亲属关系,并作用于这种亲属关系,而对非亲属关系,其道德力量的作用就会不同等次地下降。及至现代社会,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原来以地域及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关系受到强烈冲击,在一个陌生的社会里,面对非亲属关系,道德冷漠现象则更加容易发生。
现实原因。德福一致是人类社会一直以来的美好的愿望,也是一种对于道德评判的期盼。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德福相悖,以及奖惩机制的失衡,导致人们对德福一致的信仰发生了动摇。与此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腐败现象和不公正现象不可避免,并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加之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的存在,使人们的心理更加焦虑,对社会道德评判效应的期盼值更高。而腐败和不公正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们对道德共同体本应具有的归属感,道德评判效应失效,进一步加剧人们对道德信仰产生动摇。
积极推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社会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群体的道德风貌直接影响着个人的道德状况。自古中国就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道德情况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也是对环境影响个人的生动写照。由此可见,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对于提高个体道德水准会起到积极作用。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道德风尚,建立良好的道德氛围,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准,形成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氛围,使得每个人都成为社会公德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化解道德冷漠。
加强道德控制的协调整饬。要加强舆论导向,通过社会舆论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道德作为一种软约束力,其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其中,社会舆论是化解道德冷漠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社会舆论可以培养人们善的情感,同时抑制恶的情感和行为的产生。要加强道德赏罚,确保德福一致。克服德福背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种良性的社会道德赏罚机制,让为善者的德行收益大于失德成本,使有德之人必有福,而不能失益;为恶者的德行收益小于德行成本,使无德之人必失益。通过这种提高不道德行为机会成本的制度,确保德福一致。在这种社会制度的制约和保障下,社会普遍的德福背离现象由于失去了其存在的现实土壤,会得到有效遏制与克服。通过建立良性的德行奖罚机制,从外部保证德福一致的实现,由外在的强制力来激发民众的向善的决心和意志力。
努力推动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要大力培养社会公正意识。维护公平正义,需要从公民个体的公正意识着手。个体的公正意识是社会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社会整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嫉恶如仇、对不公正的事情义愤填膺的正义感,这个社会才有希望实现公正。如果每一个人对邪恶、不公正的事情都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出现道德冷漠。正义与邪恶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正义前进一步,邪恶就后退一步,正义后退一步,邪恶就逼进一步。“一个国家中的每个个人抵抗不公正行为的力量与这个国家所出现的不公正行为的总量正好成反比”,人们越执著于公正,这个社会中道德冷漠的现象出现也就越少。要积极推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人荣辱不分、是非不辨,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与混乱。所以,迫切需要加强荣辱观教育,让公众明辨荣辱是非,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见贤思齐,自觉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总之,只有从制度上做到奖善罚恶,在法律上做到确保公平正义,在舆论上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通过综合教育引导手段,不断提升个人道德素养,才能化解道德冷漠,构建起人与人之间高度信任与关爱的和谐社会。
如何化解道德冷漠现象 -
成都14:21 06.03.2014 巴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