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奶农难享改革红利 \"养牛杀牛再养牛\"成轮回
中国乳业发展30年来,始终没有摆脱一个“养牛-杀牛-养牛”的轮回,奶价也随着奶牛数量“过山车”似的涨跌。受访专家说,造成我国乳业屡次出现“杀牛倒奶”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与农争利”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专家呼吁,要使我国乳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需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理顺企业和奶农之间的利益关系,推动产业一体化、建设行业协调体系和多方定价机制。
遭遇霸王条款
“卖奶的永远没有买奶的精”,这是奶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用以形容自己与企业的关系。作为乳业链的下端的奶农们,与企业打交道时,处于明显弱势的一端。最突出的表现为奶价制定一块儿上,价高价低都是企业说了算,他们没有一点发言权。
近年来,大部分企业都和奶农签订了合同,规定奶价执行“市场价”。但受访奶农反映,企业之间有行业协议,某片奶源只能由一家企业收购,奶农如果对“市场价”不满意,也不能把奶送给别的企业,只能倒掉或被动接受这个价格。因此,所谓的“市场价”实际上都是由企业制定,合同也成了企业的“一言堂”。
“村里有两家奶站,分别给两家大型乳企送奶,10月中旬的收奶价格都是3.1元/吨,比年初只涨了0.2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旭泥板村一家奶站站长说。
奶站站长认为,奶价低主要是因为两家企业“和平相处”,已经对奶价达成一致意见,又没有别的企业插手竞争,因此只能是企业受益,奶农吃亏。
除了奶价长期偏低,企业克扣奶款或变相压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河北省行唐县一位养殖小区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在奶价提高了不少,但企业压级压价的现象也更严重了。比如,生鲜乳的价格是根据检测指标的高低而变化,生鲜乳中蛋白含量只要降0.1个点,一吨生鲜乳就少给奶农60元。而检测标准到底是多少都是企业说了算,奶农无法证明对错。
难享改革红利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奶农在微利甚至赔本的情况下继续养牛,一个重要原因是心怀希望,希望能参与到规模化养殖中并从中获益。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也鼓励散户参与规模化养殖,并提出了参与合作社、集中养殖或转型产业工人等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店村的刘润福曾经想加入村子里的奶联社,但是遭到了拒绝。因为加入奶联社有一个硬标准,家里至少得有二十头奶牛才行。而刘润福家只有两三头。
加入合作社的路走不通后,一些奶农曾试图自建合作社或家庭牧场。但自发规模化的道路更加困难。建立一个百头以上规模合作社,至少需要资金400万,对于奶农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国家虽然对规模化养殖有补贴政策,但是要求先建后补,也要求奶农手中先有几百万现金。
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出台以来,实际上能拿到项目补贴的人多数是不缺钱的煤老板或企业,鲜有真正缺钱的奶农。
基础差,难培训,转型产业工人难,是另一个挡在奶农面前的“拦路虎”。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出培训中小户奶农的计划,但实际能参与其中的奶农只占很小的比例。
“我其实还想养,但实在没什么办法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奶农安枝说,她十几年前响应政府号召,卖掉城里的房子,花掉大部分积蓄到农村养牛。但十几年来致富梦没有实现,反而落下各种手脚关节病,如今赖以生存的奶牛也养不下去了。她说“如今我房子没房子,钱没钱,老了也干不动了。这十几年就是耽搁了。”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总畜牧师金海说“这几年奶农是被迫退出的,是被淘汰的,是竞争中的失败者。”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在我国乳业发展的30年中,奶农响应政府决策并承担行业风险,为乳业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如今乳业即将进入规模化时代,散户却被迫退出,难享受到乳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据行业统计,2008年全国有奶农260多万户,2012年只有不到200万户,部分企业估计今年奶农的数量将下降20%至50%之间不等。
专家学者认为,需要政府与乳企在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为中小奶农提供扶持,稳定养殖队伍,逐步培养现代化专业奶农。
“利益共享”机制亟待建立
企业和专家普遍认为,要实现我国乳业健康发展,根本上还是要建立可操作的“利益共享”模式。并建议参照国外经验,在市场经济前提下,由政府主导推动一体化行业协调体系的建设,并加强对乳业产业链的合理干预。
一是继续探索和推进可行的奶农入股机制,促进奶农、合作社、中小型牧场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是通过成立行业商会的方式建立行业协调机制。一方面,商会可协助政府,尽可能地加强总体规划和消费干预,平抑市场异常波动,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规避浪费。另一方面,商会可以协调奶农与加工企业之间的利益,并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
三是建立操作性强的价格形成机制。内蒙古农牧厅畜牧处处长白音认为,运用政府指导价来规范农企之间的购销行为,可以兼顾奶农和乳品企业双方利益,避免乳品企业“一言堂”,在防止企业损害奶农利益同时,可以有效避免企业之间低价恶性竞争,促进企业调结构和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