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母亲为女儿写31本成长笔记共300万字

03.03.2016  01:34
李桂妮的笔记已经写了31本,她的坚强、乐观感染了很多人。 - News.Sina.com.Cn
李桂妮活动不便,上下炕需要丈夫和女儿帮忙。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李桂妮的笔记已经写了31本,她的坚强、乐观感染了很多人。 李桂妮活动不便,上下炕需要丈夫和女儿帮忙。

  原标题:残疾妈妈300万字的母爱:她为女儿写31本成长笔记

  一位母亲疼爱孩子的方式有千万种,却没有一种称量母爱的标准。而在莱阳市谭格庄镇大水岔村,我们却从一位残疾妈妈身上找到了计量母爱的单位——那是300万字的母爱。

  这位妈妈叫李桂妮,幼时罹患风湿性关节炎,自此瘫痪在床,却在生命不断倒数的时刻,为女儿写下了31大本、300余万字的成长笔记。那里面,有爱情的甜蜜与婚姻的困苦,有点滴生活的体悟,更多的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与劝勉。

   怕女儿找不到妈妈的一丝痕迹

  莱阳市谭格庄镇大水岔村一个普通的院落里,住着远嫁到此的李桂妮一家。今年41岁的李桂妮自8岁患上风湿性关节炎,渐渐手脚变形、浑身瘫痪。与她相伴的,除了每时每刻的疼痛,还有越来越多的并发症、休克,和一次次与死神的擦肩。

  在这间仅够为这一家人遮风挡雨的平房里,每天下午,李桂妮都会坚持做一件事:写留给女儿的笔记。

  那往往是这样一幕:丈夫钩过她向两侧外翻、萎缩的枯枝一般的双腿,再把她抱到轮椅上,推到写字台边。李桂妮用右手扭曲肿胀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笔尖用剩下的手指抵住,就可以写字了。

  那是2006年,生完女儿的李桂妮,因为一次病危,萌生了给女儿写一本笔记的念头:“不知什么时候就走了,害怕女儿找不到妈妈的一丝痕迹。

  “小暖,我亲爱的宝贝……”在每一篇笔记的开头,李桂妮都在笔下轻唤着女儿的名字。“妈妈又一次呼吸困难,虽然天很冷,冻得我拿不住笔,但妈妈还是提起笔给你写下心里想说的话……

  “昨天是大年初一……我亲爱的女儿,今天你穿上新衣服真漂亮。

  “孩子,妈妈知道,咱家的房子与别人家比,不算太好,可是妈妈有生以来从不与那些比我富有的人比,总喜欢把今天的日子与昨天去比较……

  “孩子,你从小一定要学会尊敬老人、尊重长辈,不管长辈对我们如何,要做一个‘人’……

  李桂妮的笔记,每一篇都与女儿有关,小到批评女儿用手抓菜,大到为人处事的道理。为了让女儿更好地体会,她还时常挑一些有针对性的笔记读给女儿听:“心的链接才是人,单独的一撇一捺,那只是根树杈,光在书本上学习知识,不在生活中感悟如何做人,拥有再高的学识又有什么用呢?

  十年来,这种写给女儿的笔记已经积累了31本、300余万字。

   女儿,你的名字叫“温暖

  李桂妮出生在莱州市驿道镇石角坡村。上小学时,她成绩优异,并且当上了班长。但她只上到一年级,就因为风湿病越来越重,不得不辍学。病榻之上,她借助一本好心人送来的字典和各类书籍,继续识字、学习。知道她故事的人没有放弃她,一再给她捐钱捐物。

  1999年,莱州电信局帮助李桂妮安装了电话,她由此开设了自己的心灵热线。电话那一端,有被男友抛弃准备轻生的女孩,有20岁出头就患上喉癌的年轻人,有自小被父亲遗弃准备弑父的男孩……李桂妮用自己几十年的苦痛经历和体会,传给他们生活的力量。开通热线不到五年,李桂妮当选烟台十大杰出志愿者。

  2003年3月,李桂妮暂停了心灵热线,因为她有了女儿。因为严重残疾,李桂妮和丈夫本没有想过要孩子,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期待始终围绕着她。一次,村里一个老汉跟邻居开玩笑:“要是李桂妮能生,我也能生!”这深深刺痛了她。

  李桂妮跟丈夫商量着不再避孕,丈夫不同意她就不吃饭。终于,她怀上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生产的那一天,因为脊柱弯曲,无法注射麻药,医生只能在手术刀和她腹部皮肤上涂了麻药就开始手术。“生女儿的时候,犹如一场酷刑。”李桂妮说。

  她给女儿取名“温暖”。在笔记中,她写道:“女儿,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当初给你取这个名字时,奶奶、姥姥两大家的人都不同意,说太俗了!加上莱阳、莱州两地方言叫出来是‘为难’。但我坚持把‘温暖’二字定为你的名字,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太需要温暖,也因为妈妈和你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有太多人给予了温暖……

   心灵热线牵出一段电话情缘

  虽然身体残疾,但李桂妮依然是个爱美的姑娘。家中的墙上挂着很多她年轻时的照片,尽管脖子只能僵硬地歪向一边,但她还是涂着口红,眉毛也描得细细的。“那个时候有不少人追求

  我。”2月29日,在大水岔村的家中,李桂妮笑着说。靠在床边的丈夫接了一句:“可你家都没同意啊!”引来一阵笑声。

  李桂妮和丈夫刘振福的相识,还是因为她的心灵热线。16年前的一个夜里,时年39岁的刘振福忙了一天后打开了收音机,里面传来一个女声,正在朗读自己写的散文,那就是李桂妮。“其中一篇是《向命运挑战》,还有一篇是《让精神站立起来》。”十几年过去了,刘振福依旧清晰地记得。

  “她的声音真好听,人一定也长得漂亮。”刘振福想。听完广播,他才知道,原来朗读者不是貌美的姑娘,而是一个严重残疾的女孩,不过这丝毫没有减少他的爱慕之情。

  “妈妈一共参与了14次节目,你爸爸竟然听了14次。好高兴你爸当时那么喜欢听我的声音和文章。”笔记中,李桂妮对女儿回忆着当年。

  直到过年回家,刘振福再也抑制不住想给李桂妮打一个电话的冲动。那时候农村电话很少,他便跑到姐姐家蹭电话,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到月底,姐姐发现话费涨了一倍,这段电话情缘才浮出水面。

   我们更依赖彼此,更加不能失去

  与刘振福见面第二次,李桂妮就决定嫁给他,这遭到了父母和家人的反对。当时的刘振福已经39岁,家徒四壁,而李桂妮只有25岁,而且在老家莱州已经有点名声,用李桂妮母亲的话说,“宁嫁一个小猴,不嫁一个老头。

  李桂妮终究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在见面第三次时远嫁到了莱阳的刘振福家。

  让她最终下定决心的是刘振福的凄惨身世,他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一个人浑浑噩噩过了那么多年。“我听他在电话里讲,都觉得心疼,我要嫁给他,改变他的命运。

  浪漫的一“”钟情后,依然是现实而残酷的生活。刘振福的家,是一间残破不堪的房子,一下雨就漏水;庄稼地一年到头没几个收成,她甚至生病了也不敢去看。

  丈夫出远门的很多个日子,李桂妮都守在窗口,惴惴不安地等待,“比起其他家庭,我们更依赖彼此,更加不能失去。

  李桂妮内心也有苦闷,她在笔记中对女儿说,爸爸只能在生活上照顾她,却无法在精神上与之交流。抱怨归抱怨,李桂妮却在生活中默默地付出。虽然两只胳膊严重残疾,她仍然坚持为丈夫洗衣服,将一只胳膊当成搓衣板,把衣服放在上面,另一只胳膊费力地揉搓。“我这只搓衣板胳膊不知蜕了几层皮,但我心甘情愿。”李桂妮说。

  李桂妮身上似乎有一种魔力,她总能将生活中的抱怨化为向上的力量。

  “孩子,别看妈妈整天在家闲着,但一刻也没有忘掉你爸爸在外的忙碌与辛苦,你爸为我们母女太操劳了。爸爸妈妈的感情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就是靠互助互爱,患难与共。”她总不忘嘱咐女儿,长大后一定要孝顺爸爸。

   坚强和感恩嵌入女儿的品性

  坚强、感恩,是李桂妮笔记中的高频词汇,经年累月的熏陶之下,这些词汇也深深嵌入了女儿刘温暖的品性中。

  “有时候,我们也担心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不会心态不好,但温暖是一个非常阳光、质朴、善良的孩子。”刘温暖的班主任、谭格庄初级中学老师付世虎说,有一次考试后,刘温暖主动找到他,说自己的数学分数统计不对,多加了几分。在十分看重成绩的年龄,刘温暖能有这样的举动,令付世虎刮目相看。

  同学们说,因为学校给刘温暖减免了伙食费,她经常在食堂义务打扫卫生。

  这些年,李桂妮的心灵热线还一直开着,近期她又开了名为“温暖心语”的微信公众号,阅读转载量越来越高。刘振福嫉妒地说“给她打电话的,男的女的都有”,但转瞬又笑着说“我支持她”。

  这和很多读过笔记的人观感一致,无论在笔记中记录下多大的困苦,那里面的那位母亲,一直是笑着的。

  李桂妮说,自己只去过莱阳县城,几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但她其实已经走进外面的那个世界了,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责任编辑:李天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