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走进贫困村 脱贫得民心

13.02.2017  10:33

 

    2016年,大英县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线,综合运用、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成功完成摘帽9个贫困村、脱贫5362人的任务。2月4日,笔者随大英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一道来到蓬莱镇大坪村、金元镇江关咀村、通仙乡普陀村3个脱贫村,看到了这些村的巨大变化。   大英县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坚持精准扶贫政策和举措,干部职工走基层、惠民生、转作风、办实事,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精准脱贫的“果实”正在一天天长大。   大坪村  水利帮扶助力  贫困村摘掉“贫困帽”   “瞎马沟、瞎马沟,坡高沟夹两个湾,天上下雨埂冲断,干旱三年无粮收,有女莫嫁瞎马沟,有儿莫在家中留。”蓬莱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秦吉光说,这首顺口溜中的“瞎马沟”就是大坪村,位于大英县县城5公里远,有贫困户88户196人,年前已实现了脱贫。   2月10日,笔者来到大坪村,看见这个村落与顺口溜中的形容不一样:一口口新坪塘、蓄水池分布在山湾中,一条条排洪渠错落在田野间,一股股小农水流淌进庄稼地里……   秦吉光告诉笔者,2015年,县水务局抽派干部职工60人,每星期保证3天在大坪村扎根帮扶,在县水务局的帮扶下,大坪村争取到155万元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资金,新建蓄水池9口、山坪塘2口,排洪渠1500米,整治山坪塘7口,保障村民农业用水。   大坪村只是大英县“水利扶贫”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从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县新建渠道204公里,整治、改造渠道320余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解决农村17.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县7个镇乡的13个贫困村,回马镇枯井村的庄稼地从此不再喊“”,隆盛镇驼柳村建起了“药材基地”……   江关咀村  产业招引助力  贫困村筑就“致富梦”   江关咀村村民仟明华说,2015年3月在江关咀村党支部的积极招引下,他回乡投资建设了“香薰花海”乡村旅游项目。目前,香熏花海占地约230亩,投资约800余万元。该项目与贫困户、贫困村形成了务工就业的利益联结,吸纳贫困户26户28人、一般农户31户35人就近打工就业,帮扶28个贫困劳动力年务工收入达4000元以上。   “我们推行‘1+10+N’的帮扶工作机制,就是由村党支部通过培养‘土专家’、回引成功人士等办法,至少发展10个致富带头人,再带领N个贫困户脱贫。”大英县水务局局长杨鹏飞介绍。   目前,该县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已发放奖补资金188万元,共回引了600余名在外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带动200余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小手工艺等产业,扶持了2800名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普陀村  助力传统农业  贫困村实现集体和个人双赢   该县通仙乡普陀村,山高沟狭,地少人多,共有贫困户77户210人。多年来,普陀村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养殖业均未形成规模,因此村级集体经济一片空白。自去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县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普陀村以种植九叶青花椒和养殖淡水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功脱贫65户182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5637元。   普陀村第一书记苏时说,目前,在依托扶贫资金和采取“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下,普陀村已建立发展了3个九叶青花椒种植园基地,青花椒的种植面积达83亩。 目前,该县通过村集体收回自营、县打捆项目整修等方式,整合水利、国土整理等项目598万元,整治、新建山坪塘46口;贫困村收回塘、库、堰等36处,发展养鱼、养羊、养鸡等产业33处,真正让村集体资产转化为资本,拓开了集体和个人双赢新局面。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杨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