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驻”社区 志愿服务周周有

22.08.2015  13:48

  研究生到社区讲“人工造雪”,带小朋友玩转飞机模型;学医的“小医生”到社区推拿按摩,帮老人梳理筋骨……暑期,很多大学生选择当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暑期,不少高校志愿队和社区长期“联盟”。义诊、科普、看望社区孤寡老人……“社区+大学”的联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各种服务,而社区则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

  研究生开“牛顿课

  带社区孩子玩转科学

  联盟方:高新西区清江社区+电子科技大学

  活动频率:每周一次,包含寒暑假

  “下雪了,下雪了!”不久前,高新西区顺江广场的一场演出上,牛顿科学课的小朋友们用课上学习的人工造雪原理,在容器里制造出了片片雪花,让夏天变得“魔幻”起来。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的研究生,结合专业特色和孩子们的兴趣点,特意给社区孩子们开设了一门自然科学课。课程不光给孩子们讲科学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做实验来理解:例如有关电磁转换的电磁秋千、声波传播的声控灯实验。另外,研究生们在开设的航模课堂上,教孩子们制作飞机模型、蒸汽船、直升机、动力小车等。“两门课我们都一直强调要自己动手,发挥自己想象力进行制作”,作为老师之一的宋杰说道。

  从去年开始,高新西区清江社区就成为电子科大的社会实践基地,社区的小朋友,每周都能接受研究生们的各种“知识光波”!

  “小中医”们的推拿

  让社区老人好舒服

  联盟方:温江学府社区+成都中医药大学

  活动频率:每周一次,寒暑假不定时

  每个周日上午9点,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推拿针灸学院的同学们,都会来到温江学府社区文化广场,为居民带来推拿按摩和义诊。

  “婆婆,您这是肩周炎。年龄大了都会出现这种关节功能退化,我帮您推拿一下,可以缓解一下,您就没得那么痛了。您之后每个星期天都可以来这里找我们。”舒玲一边按,一边和享受按摩的刘婆婆聊天,刘婆婆连夸“舒服”。记者看到,前来推拿的人集中在40-70岁,出现的问题多为颈椎和肩周炎。除了义诊推拿,同学们还会定期普及中西医常识、四季养生,教简单的按摩等。

  今年7月底,温江学府社区正式成为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社会实践基地。除了推拿针灸学院,未来,护理学院,甚至是管理学院,都会陆续来到社区,送上关怀。

  开展户籍登记 普及法律常识

  为社区居民多方面服务

  联盟方:圣灯街道学林社区+成都理工大学

  活动频率:每个月2~3次

  “文法学院的同学又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昨日,圣灯街道学林社区居民陈阿姨热情地招呼前来服务的成都理工大学的志愿者。文法学院社会学、社会工作学专业的同学,经常来社区帮助工作人员到住户家去进行流动人口登记。负责志愿活动的王传慧老师说:“公共事业管理学、社会学、行政学这些专业,同学们未来的工作就是走向基层。于是2014年3月,我们在社区建立了成都首个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

  同学们还给居民们普及法律知识,“给居民讲有关新婚姻法里面房产分割、财产分割的内容。”另外,同学们还特别关注社区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经常去陪他们聊天看书玩耍。

  成都晚报记者 易启明 实习生 徐瑶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