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80厘米宽“收命桥”多年来数十人跌落
村民称路灯很少开
桥面大约有80厘米宽
桥面缺口
位于崇州江源镇文观村的一座桥,多年来数十人跌落,78岁老太上周在此落水去世
■早报记者谭中微实习生黄宇钦
崇州江源镇文观村上有一座修建了40多年的桥。上周六,大雾天,78岁的卢奶奶清早去赶场,却被人发现连人带老年车从桥上跌落水中,不幸去世。15日,天府早报记者前往探访此桥发现,这座桥由一块块的水泥预制板铺设而成,不少预制板已经出现裂纹和缺口。在桥边,文观村村干部岳子明告诉记者,这桥属于水务局,不归路政管,村里也多次反应,但一直没修。随后,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回应说,此桥的确属于大坝内部的工作用便桥,但不对外开放,也有很明显的警示。然而,倘若不走这座桥,村民就必须绕路近10公里……
现场探访
桥面约80厘米宽预制板有些已出现裂纹和缺口
卢奶奶从出生开始就住在崇州江源镇文观村一组,自打这座桥修起来,她就时常往这里过路,“哪想到会出事啊。”说起老人家的离去,大儿媳妇鲜女士告诉天府早报记者:“妈的身体很好,天天下地做活,根本闲不住。上周六早上,为了能去占个好的摊位卖点菜,她不到7点,掐了几斤豌豆尖放在老年车的座位下面就出门去了。”卢奶奶的尸体是当天8点多被路过的收荒匠发现的,“我们赶过去,大坝才把闸门关了,尸体才被冲到岸边。”鲜女士表示,上周六的雾很大,早上7点天还没怎么亮,“估计是推车的时候,车轮碰到了预制板的缺口,人应该是被下落的车带下去的……”
一座走了几十年的桥,怎么就突然出了意外呢?“道路狭窄,年久失修,没有路灯!”15日上午10点过,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这座桥边,发现整座桥离坝底约5米高,桥面大约80厘米宽,由一块块的水泥预制板铺设而成。据村民介绍,这些预制板从桥建成至今从没更换过,有些甚至已经出现了裂纹和缺口;站在桥上,部分预制板还会发生响动。在桥的两侧,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每到涨水季节,闸口奔流而下的河水就在脚边嘶吼。”一位村民说,桥的两头挂着两盏路灯,“但基本上从来没开过。”
村民议论
每年都会出事故喝了酒后不敢走只能爬着过桥
“这个桥都出了好多次事故了!”站在桥头,记者发现十多位村民正在议论此事,“就是,老李今年都掉下去了3次了!”说起这座桥,一位年约50岁的男村民显得非常难过,另一位村民接过话说:“我这几十年,亲眼看见有人掉下去都有几十次了!5米高的桥,你想嘛,好吓人,大部分落下去的人都留下了残疾。”
议论中,又有几位村民围了过来,大家一致表示,这座桥从建成开始就事故不断,“几乎每年都有事故,印象中摔死的不加卢奶奶也有4个了。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收命桥’!”据一位夏姓村民介绍,虽然桥面有80厘米宽,但几乎没人敢从桥面上骑行而过,两人并排而过也不敢,“老年人很多都是被子女搀扶过桥的,夏天水大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过桥。”相较于路面窄,没有路灯是更大的不方便,“上次我在对面喝了酒回来,站在桥头根本不敢走,只能爬着回来。”
为什么这么危险的桥却没能引起重视呢?据一位村民推测,以往出事的都是以外地人为主,“各自拉回去后也没什么人去索赔,我们也不懂……”
■释疑
为啥要走这个桥?不走这里,就要绕行近10公里
为什么出了这么多事故,这座桥仍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呢?记者发现,在桥头,“工作用桥,非工作人员严禁通行”的警示标语赫然印在一旁的墙上,落款是“崇州市水务局”。“没办法啊,这是每天的必经之路!”对于警示,村民们纷纷表示并非视而不见,只是没有别的选择,毕竟这是这里的惟一通道。
据一位村民介绍,江源镇文观村被桥下的河道分为两半,该村近百户几百名村民住在河的一侧,另一侧则有一百多亩土地种植蔬菜,而且过了这座桥,就能达到去往成都或崇州的大路,“不走这里,我们必须要绕行近10公里!以前没修崇双货运大道的时候绕得更远,每天下地做活路,你说我们不走这儿走哪儿?”此外,这座桥还是连接着江源、三江、听江的交接处,不少往来其间的村民也得从这座桥上经过,“这座桥真的是这儿的‘主干道’,春节的时候,人和车堵在桥两侧好几十米!”
对于为啥有路灯却不点亮,一位村民表示,灯是水务局装的,用的是水务局的电,“其实是水务局在当地村民里找了个临时工,这个村民自己装的灯,啥时候开灯,我们说了不算。”
村干部回应
几年前曾出过公示修桥
当天11点过,记者致电崇州江源镇文观村村委会,十多分钟后,一位自称是文观村村干部、名叫岳子明的男子出现在了桥头,他一出现,村民们就将他紧紧围住,“老岳,这个桥年年都说要修,怎么一直没修哦?”“都出了那么多事了,你们都不向上反映啊!”村民们急切地询问了起来。“我们一直都在向上面反映啊。”岳子明挥着手一边安抚大家,一边告诉记者:“这座桥是1972年左右修建的,应该说是符合当时的安全规划的。”岳子明解释道,为了泄洪,当年修了这个大坝,也就有了这座桥,修建方是崇州水利部门。“其实10多年前,崇州市相关领导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当时还有领导来调研过这个桥。”岳子明介绍到,其实村里每年都在向上级汇报,每次得到的消息也是准备修建了,“几年前,上级政府其实都出了公示,决心要修这个桥,连招标工作都进行了……”既然如此,为何时至今日还会出事故呢?“还不是资金的问题!”岳子明表示,据他所知,桥是水利部门的,政府当时的意思是钱应该由水利部门来出,“估计是没协调好嘛……我们也没办法,还是只有每年向上反映,我们村都是农民,村里不算富裕,没有那么多钱,要不我们就自己修了……”
水务局回应
枯水期开工修桥资金已到位,方案尚未出炉
昨天下午,天府早报记者电话接通了崇州水务局,就江源镇这座桥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咨询。第一通电话接通后,这位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不知情,“我们部门负责修沟,与修桥有关的事情,我给你个电话,你去咨询下他们。”在第二通电话里,刚提到江源镇桥的事情,对方就说:“这个问题应该是政府来跟我们沟通啊,报社来找我们,感觉很奇怪。”记者表明只是想了解有关情况后,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他需要咨询下,“稍微等下,我和对江源镇熟悉的同事联系下,马上回你电话。”
10分钟后,电话打了过来,另外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了江源镇的具体情况,强调这座桥是江源镇水利局的专用通道,“桥两边我们也做了警示牌,在很显眼的位置,是不允许普通群众通行的,”对于事故的频发,他解释说:“这座桥是几十年前修建的,时间确实是太久了,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设计。”
据了解,当地部门在江源镇考察了多次,关于桥的新建计划也确实已经展开,“资金已经落实,今年桥就会开始修建,”说到具体的规划,该工作人员回答说,“因为修建必须等到枯水期才能开工,所以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不过,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有了整修的计划,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案,“我们还在考察一些细节,是加固还是拓宽,我们会考察完后进行考虑,也会有具体的施工设计图。”至于修好后村民能否从该桥过河,“等设计图出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