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处罚结果 “摔倒太婆”家人将申请行政复议
“摔倒太婆”蒋某某。
第一个跑去扶老人的孩子。
《太婆自己摔倒反赖娃娃撞人》追踪
华西都市报:昨日,对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对“摔倒太婆”蒋某某及儿子龚某某的处罚结果,太婆家人表示,已意识到把老人送到对方家中并胁迫索要赔偿金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对处罚结果不服,将申请行政复议。孩子家长江先生表示,希望这件事可以尽快平静下来,“让孩子的生活回归正常”。
11月22日晚,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经调查取证后,依法对“摔倒太婆”蒋某某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因蒋某某年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同时对太婆儿子龚某某给予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对此,太婆家人昨日表示,把老人送到对方家中并胁迫索要赔偿金是错误做法,但有苦衷;但对处罚结果不服,将申请行政复议。孩子家长江先生表示,处罚结果已还了孩子一个清白,希望可以尽快平静下来,“让孩子的生活回归正常”。
太婆家人将申请行政复议
昨日,本报记者再次来到太婆蒋某某家中。谈到摔倒一事,太婆仍坚称她是被小孩撞倒的,“当时我在路上走,有人从我右边撞了我一下,我向左侧摔下去的,摔倒同时,我下意识的抓住了撞我的人,并不是有人来扶我的时候我才抓住他的。”
“警方定性为敲诈勒索,原因是我们曾将老人送到对方家中居住,胁迫对方拿出赔偿金,这是我们的过错,但我们也有苦衷。”蒋某某家人说,老人摔倒后,他们曾多次找孩子家长协商,但对方一直不露面,无奈之下才这样做。
太婆孙子龚某说,警方凭几名目击证人的证词便认定婆婆是自己摔倒,太过草率,“我们将申请行政复议”。但太婆家人表示,除了事发当日警方的接警记录和在司法所调解时双方达成口头协议的录音外,没有其他证据。
公安机关敲诈1100元 构成行政违法
达川区南外派出所负责办理此案的民警介绍,11月21日,南外派出所正式受理此案,21日晚展开正式调查,分别向当事双方了解了相关情况。22日上午,办案民警到6月15日事发现场调查取证,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收集了3名现场目击者的证词。
办案民警说:“通过3名现场目击者的证词显示,太婆一方说是小孩将自己撞倒的事实不成立。因此,后面太婆及家人找小孩家长要钱并住进江先生家的做法就属于违法。”随后,南外派出所将调查结果报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法制室研究,认为其母子二人涉嫌敲诈勒索,但由于实际金额只有1100元,只构成行政违法。
孩子家长“希望孩子生活回归正常”
昨日上午,孩子家长江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他都接到很多媒体的电话要求采访,已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希望通过本报向广大媒体的关心表示感谢,“这段时间,孩子和我们都感到很累,既然已还了孩子一个清白,那么希望现在能给孩子一点安静,让孩子的生活回归正常。”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罗轩 周子铭摄影报道
社会学专家:弱势群体保障机制缺失
昨天下午,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雪梅说,太婆诬陷娃娃撞人中,从深层次来看,事件根源在于社会对弱势群体保障机制的缺失。她说,事件中老人看似咄咄逼人,背后透露出一个无奈的现实:老人本身是社会弱势群体,很多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担心之下,便下意识地以非常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这起诬陷事件中,老人当时可能在想,如是自己倒地受伤,后续的治疗休养费用很可能得不到保障,还不如胡乱地抓到一个垫背的娃娃,“抓紧了,自己就有了保障。松手了,自己的权益就没了。”张雪梅说,在此背景下,弱势群体的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当无论何种情况下,自己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维护时,老人们没有了更多顾虑,也许就会坦荡直言。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静一
正义绕了个弯,但终究没有走远
□蒋璟璟(本报评论员)
在众人的围观与见证下,喧嚣数日的“老人讹诈事件”,总算迎来了一段明快、敞亮的剧情。而今,一切水落石出。遭冤者如愿解脱,为祸者咎由自取。这样一个结果,即便于那些早已大失所望的人们而言,也总有些激扬心灵的意义吧。
的确,回顾来龙去脉,我们着实有太多理由愤怒和感伤。一个最自然的诘问是,老人何忍伤童心?是非颠倒至此,难道果真是,“弱者抽刀向更弱者”的逻辑?“小孩扶老人反遭讹”,此一极为荒诞场面,某种程度上正对应着,公序良俗与世道人心的一并沦落。恰因为此,方才尤其令人遗憾。
总有些故事,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的预期和判断。“老人讹儿童”,或是耻感消弭,或是利令智昏,但无论动机如何,其影响之恶可谓显而易见。最直接的例子,莫过于在最初的新闻下面,充斥着诸如“从此再不做好事”一类的悲怆论调——就这样,似乎没有什么,能比掐灭人性深处的向善之心,更过悲哀!
到底有多少人,会“哀莫大于心死”,而后果真拒绝行善?于此,或无确切答案。但确知的是,不健全的纠纷裁断体系,以及“保护好人”条款的孱弱设计,注定会消解不少人做好事、助他人的热情。在此案中,老人方面的家人,曾将老人丢到当事人家里。不胜其扰的“孩子家长”,只能无奈妥协,同意赔偿。
由此,公众不难看出,无论是老人抑或其家人,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斗狠比凶的姿态,不是试图拿出证据与道理争取利益,而只是寄希望于“一闹就灵”的市侩智慧。文明社会内,竟还盛行着此等原始蛮荒的想法,当真给人以时空错置之感。
需要反思的是,而今碰瓷不断,是否与整个社会规则不立难脱关系?很多人,仍不曾适应将纠纷诉诸于显性的裁断机制,仍不曾习惯走法律程序捍卫权益。故而,才会有另一群人,胆敢摆出一派耍泼斗狠的方式投机谋利。回到在此次达州老人讹诈事例中,倘若孩子家长们事发伊始便寻求警方介入,事态走向或许早已明朗。
此事纠缠至今,也算有了些积极变化。“太婆家人表示,不服处罚结果,将申请行政复议”——相较于之前的斗狠比凶,该做法已属“规则内申辩”,无疑合理得体许多。而事实上,如果一切纠纷都能置于台面上解决,繁杂的人心、难料的世界,也许就此会简单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