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更需提质 研究生招生火爆引深思
日前,研究生院公布了我校2016年统考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标志着2016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落下帷幕。今年我校研究生招生可谓火爆,统考报名人数达1898人,一志愿上国家线人数为1256人,一志愿上线率达135%,大大超过多年保持的90%多的比例。如何看待目前喜人的招生形势?火爆的背后带来怎样的思考?为此,记者走访了研究生院。
多点开花 专业间差距大
“今年一大可喜现象是,工科、理科生源都是富足的,”研究生院副院长严吉明介绍,“以往我们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农学,工科、理科生源总是略有欠缺,但今年情况很好,管理类生源也是不差的。”
今年最受考生青睐的依然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本校毕业生报考人数最多的前三名专业分别为风景园林硕士、预防兽医学、林业硕士,分别有76、62、52人报考。外校毕业生报考人数最多的前三名专业分别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风景园林硕士、作物遗传育种,分别有95、74、64人报考。
今年有3个专业录取率不到30%,竞争最为激烈。此外,还有2个专业录取率为30%—40%。
“虽然生源总体是富足的,但各专业间差距较大,”严吉明介绍,“目前主要是部分专业学位的生源比较欠缺。这也是由于目前社会对专业学位认识不清,认可度不高,导致不少人不愿意第一志愿填报专业学位。”
四大原因助推火爆
对于我校2016年研究生招生火爆的原因,研究生院院长周永红、副院长严吉明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四方面:
一是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声誉度显著提高。长期以来,社会对农业高校存在偏见。要想吸引考生,得到社会认可,必须要有过硬的办学实力并充分展示。在“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下,我校有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双支计划培育出多篇产生了较强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都充分展示了我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都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方向和保障,青年学子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干成一番事业、出人头地。自2008年获批加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来,我校共派出268名研究生进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升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也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路径。
三是招生宣传工作更加细致,分内外两方面开展工作。对于本校考生,研究生院每年都组织了三校区招生咨询会,各院所都派出重量级导师亲自上阵,解答考生们关心的问题。此外,还举办了全校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让考生预体验读研生活,感受科研氛围,以期留住本校优质生源。对于外校考生,研究生院在对近几年生源来源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潜在、可拓展的学校或区域,再进行点对点的宣传,与考生面对面,提高宣传效率。
四是研究生待遇显著改善。国家奖助学金再加上上不封顶的导师助学金,有效解决了研究生求学路上的基本生活问题。今年学校还大幅提高贫困助学金的总名额,硕士由30个提高到100个,每人将获助学金3000元。
此外,目前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院所多集中在成都校区,区位优势也是吸引考生的因素之一。
对于上了国家线、最终未被录取的考生,各院所都积极帮忙联系调剂单位。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付瑞琼表示,学院发动了全院教师为这部分考生提供帮助。
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
“虽然生源总量大大超出了计划,但如何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严吉明表示,特别是要吸引更多的推免生来校深造。
据统计,2016年我校研究生录取本校毕业的统考生497人,推免生271人,两者相加占录取总人数的63.6%。这个比例虽然比往年略有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本校毕业生仍然是我校研究生的主要生源。
“推免生相对优秀。在国家新的推免政策下,如何把更多的推免生留在本校,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严吉明还谈到,以往我校吸引的外校优质生源较少,特别是推免生很少,希望多开展交流与合作,让更多外校学生了解我校,吸引更多一志愿外校生源。
今年4月,部分农林高校发起成立全国农林研究生招生协作网,我校为挂靠单位,正是希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真正织成一张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的合作之网。
周永红介绍,协作网2016年工作计划包括:一是在招生宣传方面,6月下旬在全国分片区利用教育在线,组织3-5次农林口研究生招生宣传专场;协作网成员单位相互提供招生宣传场地,协助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帮助发放或张贴招生资料或发布招生信息。二是在生源信息共享方面,探讨采用定向推免的方式,引导本校学生在农林口招生单位间进行生源交换与推荐;探索在硕士招生前农林口招生单位间硕士研究生生源余缺信息共享机制、富余生源有序流动引导等工作;申请考核博士招生方式的校级交流推荐。三是在交流平台构建方面,成立相应的网站,QQ群和微信等交流平台,定期发布相关信息,讨论招生工作事宜,交流经验,解决问题;探讨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四是在招生政策研究方面,开展关于招生的信息收集,调研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提出问题和解决措施;提供国家和部委的招生政策平台,研究和完善招生政策;加强招生改革的问题研究,力图形成相关项目研究,申报课题。
生源是学校的生命。只有不断提升办学实力,科学谋划部署招生工作,才能在这场不见硝烟的生源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