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
近期,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知,我校李宏亮教授获得201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毕磊、方俊、徐鹏、李春四位教授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李宏亮教授致力于图像视频分割与编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构建了符合视觉感知机理的共显著和聚焦显著对象计算模型,解决了跨图像显著对象提取的难题;发现了自适应图像协同对象分割方法,建立了多类别分割对象信息传递机制;提出了视频场景和人物对象自动分割方法,应用于多媒体通信终端系统,获中兴通讯“最佳实践案例”;设计了基于分割的区域预测视频压缩编码方案,发展了图像变换和局部区域特征编码方法,关键技术应用在国家火星探测重大工程。发表IEEE汇刊26篇(第一作者12篇),SCI收录论文46篇,近5年SCI他引319次,Google学术引用76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2),编著Springer论著1部,担任国际期刊JVCIR和SPIC编委、11次国际会议/分会主席,他指导的学生获ACCV2014国际会议最佳学生论文优秀奖。入选2014年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方俊教授主要从事分布式信号估计与检测的研究,利用最少通信、存储和能量等资源,高效处理分布式的海量数据并高精度提取出感兴趣的信息。主要学术成绩包括:提出一比特自适应量化的思想,为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压缩与协作感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出基于数据相关性的分布式协作,通过挖掘节点数据相关性,大幅度减少数据存储与传输需求;利用空间自由度,提出在无信号、信道与噪声先验信息环境下的渐进最优信号检测方法。在IEEE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篇,SCI他引200余次,获得2013年度IEEE车载技术汇刊年度最佳系统论文,并获颁Jack Neubauer Award。担任IEEE Commun. Mag.和IEEE Signal Process. Lett.学术期刊编委。
毕磊教授围绕非互易光学材料和器件的片上集成的研究领域。主要学术成绩包括:提出了“应变-自旋-轨道”的物理图像和磁致伸缩诱导铁磁性的理论模型,发展了一系列硅上外延生长的新型高优值磁光材料;发展了“两步沉积工艺”,解决了长期以来石榴石薄膜难以在硅上生长的问题,使此类薄膜磁光优值达到器件要求;提出了微环结构集成光隔离器,首次实现了光隔离器在硅上的单片集成,并将器件尺寸缩小一个数量级,被称为“光子二极管”。在《自然·光学》等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4篇,SCI引用429次,他引374次,单篇最高他引105次。作国际会议特邀报告7次,担任国际会议非互易光学材料与器件分会主席3次,并获理波光谱物理优秀研究奖1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及多项省部级项目。入选2012年第三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李春教授一直致力于微纳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在一维半导体氧化物纳米线基本物性研究及有序阵列构筑、纳米线紫外光探测器、二维层状半导体的可控生长及其探测与传感器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结果。主要学术成绩包括:发现了一种碳纳米管-氧化锌纳米线阵列阴极电子发射体新结构,开辟了利用分支结构增强电子发射的新途径,被Nature Photonics以研究亮点的方式报道;建立了扩散对二维层状硫族半导体成核与生长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层数可控原子层硫化钼薄膜制备新工艺,并揭示了其自限制生长规律,为二维原子晶体集成光电器件研究奠定了基础,该方法被研究同行广泛采用。在Nano Lett.、ACS Nano等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3篇,SCI他引近1200次,单篇最高SCI他引超115次。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四川省“千人计划”。
徐鹏研究员主要从事脑电信号处理的研究,发展了系列的信号去噪、源定位、特征提取识别以及网络分析方法,降低了脑电研究中由于低空间分辨率、低信噪比以及容积效应等缺陷所引起的负面影响。主要的创新点有:较系统地进行了稀疏脑电分析及源定位技术的研究,首次实现了基于L0模约束的脑电逆问题求解;发展了系列的基于稀疏理论、机器学习以及脑电网络拓扑信息的生理信号模式特征提取、识别及信号估计方法,应用于脑机接口、疾病诊断等方面,获得了可靠的结果;创新发展了基于时频序列编码的高效SSVEP脑机接口刺激范式,首次揭示了SSVEP响应以及运动想象能力和被试大脑静息网络间存在密切关系。迄今发表SCI检索研究论文46篇,合计Google学术引用900余次,SCI他引149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