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城市更新行动”决不能让县城缺席

30.01.2021  09:21

  原标题:“城市更新行动”决不能让县城缺席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2019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一些东部沿海城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0%。我国已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

  这期间,我们坚持不懈对城市进行功能化改造。拆除棚户区、扩建新区、治理环境、“创文”“创卫”、改造老旧小区,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也碰到不少疑难杂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居住条件差、公共服务跟不上……许多城市,尤其是县城,留下了不少处于发展中间状态的半成品,短板弱项颇多。

  一些县城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来的不足,更提醒我们,有必要给县城来场更新行动。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是“城市更新行动”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里,意义重大。所谓城市更新,指的是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

上海市废旧老厂房“微更新”后变身市民休闲地  陈飞 摄

  注重对城市的更新而非扩张,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从注重增量转向存量挖潜的必然过渡。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发展接近成熟期时,城市都逐步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而在人口、资金等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聚集,其他地区面临人口流出的大趋势下,提升县城存量空间功能品质,是让民众在县城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必由之路。

  我国有千余座县城,存在较多建设短板和发展软肋,城市更新行动决不能让县城缺席。

  给县城来场更新行动,首先要更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破除“唯GDP”惯性,拒绝“摊大饼”,协调好发展经济和改善人居的关系,提升人民群众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发展城市绝不仅仅是经济规模、城区范围的扩大,也应是城市生活、城市文明的同步构建。否则,二者失衡,火车头也会失去动力。过去,有的县城只注重发展速度和规模,服务能力、街区环境这些关乎每位市民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被忽略了,居民没能同步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未来县城更新,应以人为本,完善设施,修缮建筑,美化环境,补上短板与欠债,让县城作为整体的公共空间而更加宜居、亲和、包容。

  给县城来场更新行动,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留住城市记忆,杜绝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一座城市的底蕴和魅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源于它的历史景观和传统街区风貌。未来县城更新,要拒绝简单的“复制”和“克隆”,注重保护县城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地域民俗的延续性,温柔转身。

  当然,既然是更新,就不能没有拆除,不能没有新建。县城更新应实现有机更新、有序更新。既要妥善弥补城市功能在大区域范围内的不足,适应居民生活新需要,又要保证城区原有韵味,体现县城空间意象和格局之美。

  给县城来场更新行动,还要有问题意识,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城市更新是一门精细的学问,加之我国地域广大,县城各有特点、各有难题,决不能在县城更新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而应鼓励各地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汇聚专家智慧,制定适合本地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因地制宜进行探索。

  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的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随着共同富裕具体举措的落地实施,每一座县城都可以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独特的功能,建设成为小而美、小而富、小而活的新型宜居型县城。

责任编辑:杜鑫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