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丨四川地灾隐患排查结果“一日一移交”是工作常态

09.07.2017  19:04

  全省部署

  集中1个月时间,对全省有人员居住和活动地方的地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无论是过去确定的隐患点,还是可能发育生成的新的隐患点,都进行一次“拉网式”“地毯式”排查体检。

  注重人技结合,既运用卫星影像、无人机遥测、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又采取进村入户、实地踏勘核实等传统方式。

  “今天这个点位相对高差有1000多米,大家要仔细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隐患苗头。”7月4日早上7时,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工环勘察设计院技术人员覃亮带着队伍来到石棉县新棉镇城北村飞水岩山脚下,开始了一天的地灾隐患排查工作。

  覃亮所在的华地公司水工环设计院主要负责石棉县的排查工作,按照“沟到头,坡到顶”的排查原则,每个隐患点必须做到“彻查”。

  按计划,全省将于7月31日前完成地灾隐患排查工作。倒排工期,工作在最前线的排查队员们,如何确保精益求精?

  “沟到头,坡到顶

  每个隐患点无遗漏

  飞水岩是覃亮进入石棉以来排查的第32个点位。上周末,他刚结束茂县灾区的排查工作,就马不停蹄赶到石棉。“我们每年都要在石棉做排查,对这一片比较熟悉”。

  华地公司水工环设计院派出30人的队伍,组成5个野外调查组,对应全县16个乡镇,92个村。覃亮是一组组长,因为经验丰富,他所在的组承担的都是最难的任务。去年7月底,一场暴雨导致飞水岩出现泥石流,泥沙从山顶直冲公路,省道211线淤堵100余米。好在组织了村民及时撤离,没有发生伤亡。

  “这个山比较高,现在沟里又有一些堆积物,如果再下一场暴雨,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非常大。”走到沟口,覃亮举起望远镜对山顶仔细“扫描”。晨雾还没散去,朦胧中,覃亮还是发现了五六处堆积体。

  锁定目标,5名队员分成两组,分别沿沟道左右两侧攀爬,队员们一边往上爬,一边观察和记录。越往上雾越大,植被更茂盛,队员们的胶鞋屡次陷入泥巴里。“排查重点看的是堆积体位置、岩体裂缝、沟道特征等信息。”覃亮说,通过科学分析,可大概掌握泥石流的流向、流量、流速等信息,方便预估逃生时间和路线。

  经过一天的排查,赶在天黑前,覃亮和队员们全部下山,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要求结果‘一日一移交’,排查后我们会出一个报告,交给县政府和国土部门,方便他们制定防治方案。

  科技助攻

  精准排查省时省力

  对覃亮和同事来说,白天野外调查,晚上整理资料,已成为大排查以来的工作常态。

  面对多种多样的隐患,如何才能确保“无一遗漏”?华地公司水工环设计院党支部书记余琳介绍,排查中首先会对隐患点附近的居民进行走访,了解隐患的位置和变化;其次,通过无人机航拍、遥感图像等对点位进行比对,进一步缩小范围。“这样能保证排查有的放矢,也能节约时间。

  “无人机立大功。”在前进村1组中岗滑坡隐患点位,由于山地险要,以往的排查只能爬上对面山上通过望远镜观测,现在无人机能清晰拍下以前看不到的山体变化。“以前这个点可能要一天才能排查完,借助无人机,小半天就能搞定。

  此次排查中还有一个神助攻——地灾排查APP。登录后,就能通过定位找到排查点位的遥感图像,可清晰看到裂缝和形变,结合排查人员的实地观察,能确定隐患点位。“以前拿着纸质地图,不能放大,携带也不方便。”覃亮说,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排查效率,也更加精准,力求排查无遗漏。(记者 寇敏芳)

责任编辑:杜雨洲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