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在川成员来校调研

03.02.2016  18:28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3日,中组部、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在川成员一行10人在团长宁方伟博士的带领下来我校调研交流。座谈会上,博士服务团成员紧紧围绕“中央博士服务团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智库”建设这个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就联合共建协同创新智库达成了共识。

座谈交流


      座谈交流会在行政楼212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边慧敏代表学校欢迎宁方伟博士一行来校考察交流,感谢博士服务团对西华大学的关注与支持,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沿革和概况,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边书记指出,“博士服务团”是中组部和团中央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支援西部建设而组建的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很多挂职博士利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甚至是原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帮助当地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为西部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华大学作为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部分优势特色学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目前,学校正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希望学校在下一步发展中能得到中央博士服务团的大力支持,学校将为远离家乡、来川挂职服务和锻炼成长的博士们开展工作和交流提供方便和条件,让大家在川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中央第16批在川“博士服务团”团长、内江市市长助理宁方伟博士介绍了来校调研考察的成员情况和此次的主要目的。宁博士介绍了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的基本情况。这次选派的390名博士都是西部地区急需紧缺的人才,规模也为历年之最。他表示,西华大学的特色优势是建好中央博士服务团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智库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博士服务团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要求,注重发挥自身智力优势,努力加大对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发挥联结东西部的桥梁作用和人才培养传帮带作用,为地方和高校发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将与西华大学一道共同探索,努力做好协同创新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为利用高端人才改善供给侧、助力人才培模式转型、解决精准扶贫提供全国样本。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中央博士服务团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主要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建好协同创新智库,无论是对于发挥四川在西部地区的引领辐射作用、还是打赢四川精准扶贫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会人员还就智库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合作领域、合作项目的落实落地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副校长何建平主持座谈会。此次参加来校调研考察的博士服务团成员有:内江市市长助理宁方伟,都江堰市市长助理孙庚,渠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建国,眉山市市长助理崔永伟,省司法厅政治部副主任兼司改办主任唐清利,兴文县县委常委、副县长何莽,绵竹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星,成都市农委主任助理王力伟,广元市市长助理、旅发委副主任沈山。校党委书记边慧敏,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副校长何建平、朱晋蜀、王政书,党办、宣传部、校办、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地方合作与服务处、校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经济学院、人文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
      相关链接:
      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是中央组织部和共青团中央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西部地区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博士选派单位除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外,还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市。
     “博士服务团”的试点工作始于1999年,首批共有成员23名,分别被派往重庆和四川。在当地,他们充分发挥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的优势,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在当地各相关部门挂职服务。试点工作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当地的各级党委、政府都对“博士服务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此,中组部和团中央从2000年起又分批组织了数百名优秀人才前往西部地区挂职,支援西部的开发和建设。
      十多年来,博士服务团项目渐次枝繁叶茂。自诞生以来,博士服务团制度一直处于不断优化发展之中,规模逐步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方式不断创新,成为连接东西部、城市农村的坚实桥梁,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时,成为服务地方、锻炼人才的基地,为青年知识分子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投身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社会舞台。博士服务团不少成员在实践的锤炼中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