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称土壤修复挂羊头卖狗肉:玩的还是房地产
09.12.2013 18:33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局
“一旦土壤这个市场打开,会非常大,远远超过大气和水,几十万亿才能解决土壤的问题。我们也在考虑资金怎么来,资金机制怎么建立。”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表示。
文一波告诉记者,市场蛋糕很大,但短时间做大不现实,上市公司是想早作布局,不论是技术、政策方面。目前,桑德环境已成立专门的环境修复事业部,主要从事尾矿砂治理及矿区生态修复、老旧垃圾填埋场治理、农田土壤污染修复、场地污染修复剂、地下水污染修复等。
污染场地经过修复,变成政府储备土地,经过房产商开发变成商业用地,在文一波看来,这几乎是目前面对“土壤修复”这个大蛋糕仅有的商业模式。
“现在只有一线城市,这种土地置换开发的商业模式是比较确定的,但是即使在一线城市,市场化程度也很低。比如在北京,首钢附近,是比较大的,但是也没进入市场。按理讲,一线城市的市场是很大的,包括原来在北京的三环、四环以内很多工厂。”他表示,如果按照新的、比较严格的标准,很多土地都要修复,但很多时候并未修复就盖了房子。
文一波表示,在这块有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但是执行都不到位。
“一些化工企业已经注意了,比如北京化工厂、焦化厂、无锡农药厂,这种污染比较严重、关注度比较高又想用的,很多人盯着,它就会做。但做的时候标准并不一定很高,比如置换土地的时候,假如置换要有1000方,它可能置换200方就走了。那说它没治理嘛,它说我治理了,谁监督啊?”文一波说。
目前,环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土壤污染行动计划,预计在2017年完成。
文一波指出,土地置换模式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政府手伸太长,房地产开发商利益诉求太大。现在能做的项目都是房价很高的地方,三线城市做不成,房子卖几万块钱就没问题了”。
庄国泰亦指出,如果政府在这中间能做出让步,让企业治理之后转手,企业就能受益,但是目前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压力下,很难让利。
文一波告诉记者,目前桑德在一二三线城市都有相关项目在洽谈,乡镇也在谈,但一直未能落地。“我们也去谈过湖南清水塘其中一个项目,从企业搬出去到修复完大概要30亿元,但国家只给3个亿。”
事实上,为了支付重金属污染治理费用,湖南地方政府利用平台公司发行地方债融资,此前有不少人士看好此种做法。
但文一波认为,地方债模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中央想出30%~40%,让地方出60%~70%,但地方认为这个比例倒过来才没问题。事实上,它的30%~40%就是不出。它要做的,就是中央出60%~70%的钱就够了。它就是把盘子做大一点,刚好够了。但是如果只给30%,那怎么做都不够。”一名曾涉足湖南地方修复项目的人士表示,目前湖南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仍处在博弈的过程中。
同样博弈的还有企业和政府。“缺口谁来买单?有些账缺口不大,给些政策,就可以解决。所以政策引导得有个方向,现在这种撒胡椒面的方式肯定不行。”文一波表示,目前只能选择一些缺口较小的项目来做。“一个是财政补贴大的,一个是土地开发价值高的。”
除此以外,桑德也在农村市场进行探索,但签的很多框架性协议执行不了。“比如开发价值不大或要荒废了,那么这个耕作些经济作物也是可以的。”文一波表示,农村面临的污染,技术上没问题。“比如用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农田粮食铬超标,但可能要三五年才能把土地变正常。农民就不干了,政府也没人出这个钱。”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局
09.12.2013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