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转型促制造业变化:制造逐步转向智造
4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与汇丰中国公布的3月PMI为48%的数据不符,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
从PMI的历史数据来看,官方PMI和汇丰PMI走势背离出现得相当频繁,其主要原因是双方的样本选取对象有差异。国家统计局根据所在行业及企业对GDP的贡献度,大中小企业类型、所处地区等因素综合考虑,样本量为3000家,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而汇丰样本量为400余家,而且集中在出口型企业及小微企业,主要反映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稳定性在3月份有明显提高,意味着“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了较大改善。当然,这得益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改善小企业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投资热情;“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和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这些政策措施释放的红利,对小企业等新兴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去年,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先是上半年的萧条颓废,而后是下半年的发力反弹。这些年来,国家对实体经济转型的决心与行动促成了制造业巨大的变化:从劳动密集型到低端加工再到如今的中高端输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传统的鞋帽袜子等产品中,“中国制造”的名字在减少,而在诸如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中高端市场中,却有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身影。
当然,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更多是充当一个制造者,而不是创造者和设计者。这也造成“中国制造”虽然遍布世界,实体经济的整体盈利却不高的现实。有人说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就像一个微笑型曲线一样,一端是研发、专利、品牌标准制定;另一端是市场营销、服务,两段附加值高,中间是加工制造,附加值低,中国大量的企业集中在中间这块。
目前,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审视发展实体经济的意义,美国制造业欲重拾成本优势,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极低的人力成本也逐渐增大吸引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远低于欧美的单位劳动生产率和远高于东南亚的制造成本,逼迫“中国制造”要尽快找到新的发力点。除了扩大国内需求和开拓世界新市场外,更重要的是制造业必须从中低端的代工生产向高端“智造”发力。因为国家实体经济继续发展,需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中国制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把航天员送进了太空,并研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已经在国家发展进步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稳步上升,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升至第19位。中国研发经费达到10298.4亿元,稳居世界第三位,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居世界首位,知识服务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三位。从国家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可以看出,中国发明专利的申请已经连续3年超过美国,处在世界第一位。
事实证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政府在重视“中国制造”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国智造”,在政策上支持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正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化。 曾经,在外国人的眼中,长久以来中国市场给人带来的印象就像是一座为全球公司生产和加工产品的“大工厂”,各种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从这里走向海外市场,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带有自主创意和领先优势。但在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改变。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既可以产出优质的“中国制造”,更可以创出独特的“中国智造”。(中国经济网 徐元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