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如果国宝会说话》幕后 川籍女导演首站选四川
太阳神鸟金箔。
铜人头像(三星堆供图)。
妇好鸮尊(成博供图)。
越王勾践剑。
青铜神树(三星堆供图)。
都说中国地大物博,全国的文物家底到底有多厚?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可移动文物10815万件/套,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708.4149万件/套,丰富了国家掌握的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
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联合打造的“2017年度名人堂”评选活动中,今年新增的“文化大事件”榜单盘点了18件发生在文化领域的大事件,其中之一就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
很多观众还沉浸在《国家宝藏》里意犹未尽,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又来了,采用“一集主讲一宝”的形式,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件国宝。首批播出的25集中,三星堆青铜人像和青铜神树、金沙太阳神鸟金箔这3件来自四川的国宝惊艳亮相。川籍导演徐欢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是她将拍摄国宝的首站选在了四川。
未播先火
跨越八千年的国宝俘获人心
早在央视纪录频道2018年度推介盛典上,《如果国宝会说话》凭借1分30秒的先导片,在网上圈粉无数。“我们拍了好多好多文物,金的、银的、铜的、木的、石头的;宗教的、人文的、现实的、抽象的;高大的、威猛的、小巧的、精致的……”这些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国宝之中,包括红山玉龙、太阳神鸟金箔、甲骨文、莲鹤方壶、大克鼎、方尊、三星堆青铜人像、越王勾践剑等重磅文物都被囊括在内,十分扯眼球。
开播之前,这部纪录片的预告片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灵动俏皮的音乐,幽默调侃的话语,古朴大气的文物,让不少观众充满了期待,纷纷用弹幕为节目疯狂打call,“也就循环播放了几十遍而已”“又一部让国宝火起来的力作,必须支持”“文案活泼,画面小清新,这节目追定了”。
当观众搬好小板凳坐等纪录片开播的时候,节目组曝光了一组“高颜值”的海报,再一次把网友“美哭”。这组海报一共有4张,背景色以朱、黄、青、绿4色为主,文房四宝之一的“笔”勾勒出文物的精致与华丽,呈现出满满的中国韵味。
错金博山炉、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马王堆漆棺侧挡板神鹿、《千里江山图》,4件国宝藏于水下,等待着“唤醒”的力量。“水波潋滟象征着悠悠历史长河,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水光下的文物涌现出文明的力量。海报也寓意着纪录片将用现代传播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这是一次对中华文明的追溯之旅。”徐欢介绍说。
这组极具东方色彩和现代美学特色的海报,由著名海报设计师黄海操刀完成。黄海被称为为电影做“嫁衣”的男人,《一代宗师》《黄金时代》《寻龙诀》等海报设计皆出自他手。事实上,他为“国宝”做嫁衣也并非首次。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口碑爆棚,他设计的一组“国之匠心”海报更是好评无数。乍一看是6件文物,细看竟大有乾坤。每一处文物残损处,竟镶嵌着一名小小的正在工作的修复师,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致敬。
这样的创意和构思,让更多年轻人乐于接受,也令徐欢为其点赞,“黄海在业界的造诣不摆了,他总感叹中国的艺术太好了,但还没有完全被用起来。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如果国宝会说话》两组海报,惊艳!我们享受了,也过了瘾。”
国宝说话
拟人化讲述百宝前世今生
如果国宝会说话,西安半坡博物馆这件沉默了6000多年的人头壶,会说些什么呢?
“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6000多年过去了,我们进食、生存、繁衍,不断进化,而今凝望着你,我们依旧在思索这一切的意义……”1月1日晚,仰韶文化先民制作的红陶人头壶惊艳亮相。作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开篇之作,这件形似儿童版“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国宝,给了观众莫大的惊喜。
这件人头葫芦身的文物,人仰头,面带笑容,神态安详。壶背有流,是一件盛液体的生活用具。除了文物本身的魅力,就连解说旁白也隽永绵长,充满诗意。“人像难以分辨男女,那微微上翘的嘴唇,仿佛儿童般纯真地仰起。这件器物既是壶,也是人的身体。那宽大浑圆的腹部,似乎隐喻着女性的丰腴身材,与生育机能。”“那些古人参照自身捏造出的形象,比他们的制作者拥有更漫长的生命,与大地同寿,至今容颜清晰。”
颜值颇高的文物,构思精巧的旁白,生动活泼的动漫,红陶人头壶放佛穿越古今,真的活了起来,诉说着沉默了几千年的故事。
徐欢深耕纪录片领域多年,曾担任《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我从汉朝来》等多部纪录片的总导演,拍起国宝来驾轻就熟。自2016年开始筹备,到纪录片央视热播,前后历时2年多。徐欢透露,纪录片主要按照时间脉络,选取一些体现了时代精神、时代特征鲜明的文物。“我们讲述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虽然节目主打的文物只有100件,但是每集会涉及到一些同地区、同地域、同类型的辅助文物。”
为拍摄这部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涉及文物的诞生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历史跨度达8000年。“《如果国宝会说话》现在大概拍了70多集,剩下的20多集预计今年春天拍完。这部片子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徐欢说。
从圈粉无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持续刷屏的《国家宝藏》,近些年,聚焦国宝的纪录片层出不穷,与之相比,《如果国宝会说话》又有哪些亮点?徐欢介绍,这部纪录片在表达方式上大胆尝试,百件国宝分别解锁活泼、端庄、热血、悬疑等各种讲述风格,打造视觉新鲜感,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也竭力追求文化“快速充电”的传播效果。
四川亮宝
摄制组博物馆泡半个月
四川博物馆数量众多,馆藏文物丰富。根据四川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拥有过油可移动文物108万件,可谓是浩如烟海。早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先导片里,金沙博物馆的太阳神鸟、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人头像纷纷出镜,吸引众多爱逛博物馆的小伙伴搬好小板凳,坐等为四川国宝打电话。
多次来四川选材取景,徐欢透露,这次拍摄的首站就选在四川,第一季的25集节目中将有3件四川国宝亮相。2016年暑假,他们就来到四川,在川博、三星堆、金沙、成博等博物馆(院)拍摄半个月。
在她看来,四川的每个博物馆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一个博物馆我都非常喜欢。比如说,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是老牌博物馆,虽然去了多次,但每次去都很惊艳。可能是因为带着研究的心态去细致观察,跟游客的感受又不一样。”
三星堆工作人员回忆,央视纪录片摄制组2016年来馆,他们挑选了几件三星堆文化特色鲜明的镇馆之宝,紧张拍摄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为了避免馆内游客的干扰,摄制组大部分拍摄都选在夜间进行,而且对布光、安保等要求极为严格。
徐欢透露,三星堆博物馆内大约藏有50多件青铜人像,他们几乎拍了大半。起初拍摄青铜神树时,这件神树在玻璃展柜里特别不好呈现。后来,他们采取了数字采集技术,重新做了个很震撼的动画,观众可以期待成片的效果。
除了将在首期纪录片里亮相的金沙太阳神鸟、三星堆青铜人像和青铜神树之外,四川博物院的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也将在后续几季节目中出镜。这件1965年出土于成都市百花潭中学的文物,通体用金银嵌错出丰富多彩的图像,画面分4层,习射和采桑、宴乐战舞和弋射、水陆攻战、狩猎和双兽桃形图案层次鲜明地汇于一壶,生动地反映了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巴蜀大地上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多个场景。
在四川,除了老牌博物馆,新开馆的成都博物馆也让徐欢印象深刻,成都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更让她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我们拍摄的时候,成博刚刚开馆,我们在那里拍摄了很多汉代文物,汉乐俑、汉代人体经穴髹漆木俑等文物,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看着眼熟
这些国宝曾经做客成都
有趣的是,根据央视纪录频道目前释放的节目单,眼尖的读者发现,《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计划播出的25件国宝中,不少文物看着挺眼熟,似乎在哪儿见过。
成都博物馆馆务委员、策展人黄晓枫对2017年初圈粉百万的“敦煌·丝路”大展记忆犹新。特别是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部分相当惊艳,来自南、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70余家文博单位的200余件文物汇聚蓉城,被业界盛赞为一场“晒宝大会”,妇好鸮尊、越王勾践剑都是其中的重磅国宝,成都的观众曾隔着展柜与其亲密接触。
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是丝路之魂大展上的明星文物,仅仅展出15天就匆匆“归队”。这件国宝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望山,剑身布满菱形暗纹,剑格两面分别镶嵌蓝色玻璃和绿松石,而剑身近格处刻有两行八字鸟篆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证明了它的身份。“鸠浅”就是越王勾践的名字,卧薪尝胆故事的主角。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发掘了这柄铜剑。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2400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削铁如泥。当时,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试其锋芒,能划破16层白纸。
来自河南博物院的妇好鸮尊,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鸟形铜尊。它造型非常完美,形似鸮鸟,昂首挺胸,双翅并拢,宽尾下垂,两足劲挺,抓地而立,形态极为生动。此尊造型典雅,风格独特,纹饰精美华丽,是商代后期平面与立体雕刻技术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鸮是一种猫头鹰,俗称“夜猫子”。相传这种鸟类长得非常奇怪,它有猫的头和鹰的身子,是兽与禽的不和谐搭配。因为猫头鹰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让其成为“战争之神”的象征,是甲骨文中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妇好的爱物。妇好鸮尊是二件一对,充分显示出商代晚期青铜器造型艺术的卓越,以及铸造技术的高超,堪称商代动物形青铜尊的代表性精品之一。
除了这两件国宝,纪录片中出现的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古滇国贮贝器,都有同时代类似的文物出现在丝路大展上,只不过并非同一件国宝。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在我国其他地区极为罕见。使用贮贝器贮藏贝壳是滇人拥有财富的象征。例如同样是云南省博物馆的贮贝器,纪录片中贮贝器器盖上雕铸了滇族狩猎场面,滇族武士兴致勃勃地追逐猎捕鹿和狐;而在成博展出的则是西汉立牛铜贮贝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陈荷
/四川国宝档案/
●三星堆铜人头像●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
人像被塑成杏状立眼,蒜头鼻,高鼻梁。其双唇紧闭,似略带笑容,下颌宽圆,面部丰腴饱满。其整体造型线条流畅,表情温和恬静,一般倾向于该头像很可能是古蜀国女巫的形象。
●三星堆青铜神树●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铜树底座呈穹窿形,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全树共二十七枚果实,九只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
●太阳神鸟金箔●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太阳神鸟金箔所在的祭祀区,是古蜀王国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公元前1200-前650年)。金箔外轮廓为圆形,图案可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来表现。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考古学家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先民远古太阳崇拜文化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