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食品安全建最严处罚制度

15.05.2014  15:16
核心提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据新华社电

  【经济发展】 商贸物流将允许外资进入

  会议认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促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是鼓励设立工业设计企业和服务中心,发展研发设计交易市场。二是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加快标准化设施应用。三是促进工业生产流程再造和优化。四是推广制造施工设备等融资租赁,创新抵押质押、发行债券等金融服务。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等咨询服务。五是鼓励服务外包。

  会议要求,要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简化审批程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有序放开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所得税优惠。尽快将“营改增”试点扩大到服务业全领域。

  【食品安全】 将加重问责地方政府负责人

  会议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保障食品安全关系每个消费者切身利益。修订食品安全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视。修订草案重点作了以下完善。

  一是对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追溯制度。

  二是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构成犯罪的,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加重对地方政府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问责。

  三是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增设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要求。

  四是建立有奖举报和责任保险制度,发挥消费者、行业协会、媒体等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会议决定,修订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现场

  李克强:食品安全违法成本太低

  “理发师给你提供服务,在别的地方他也要接受别人为他的服务呀!”昨日,李克强总理主持会议时说,“销售需求才是最终需求。”

  服务业贡献多大?

  新增企业服务业占2/3

  李克强用数据论证“服务业发展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他说,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服务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据有关部门介绍,增速占比达到49%。

  在基层调研中,他注意到,各地新增登记注册企业中,服务业的比例高达2/3。“过去一年新增登记注册企业的"井喷式"增长,主要来自于服务业。”李克强说,“这既反映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更体现出服务业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动力源泉。”

  服务业很“虚”?

  产品过剩服务供给短缺

  “我们的许多产品已经严重过剩了,但服务业的供给还是短缺的。”李克强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服务业不生产物质,是很""的产业,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认识。”

  李克强用许多鲜活事例说明我国生活性服务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他强调,一些地区同志对于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还存在某种疑虑,总觉得不能增加GDP,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甚至有人觉得,让别人给自己服务,是“向小资产阶级”看齐。

  “理发师给你提供服务,在别的地方他也要接受别人为他的服务呀!”李克强说,“这些陈旧的观念必须打破,销售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我们既要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要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切实得到改善和提高。”

  他指着材料中“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条目说:“扩大开放要怎么"进一步"?表述得还有些抽象,要具体化。”他同时提出,要明确牵头部门,真正拿出几条“干货”。

  食品安全

  给犯罪分子最严厉处罚

  在讨论研究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时,李克强强调,对于侵害公众食品安全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他提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政府出动前所未有的警力,清剿问题奶粉和违法犯罪分子,结果因为当时的法律法规所限,很多违法犯罪分子只付出了很低的成本。

  “现在的问题是,侵害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太低!”说到这里,李克强加重了语气,“我们既然决定修法,就要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出发,对那些丧尽天良、蓄意害人的违法犯罪分子,要通过修法,给予他们最严厉的处罚!”

  “要让违法犯罪分子承受付不起的代价,”李克强最后说,“让失职、渎职人员受到躲不掉的惩处。”(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