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十一届第十四次常委会议25日召开

24.05.2016  12:35

  委员们实地调研成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刘奕锋 摄

  围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主题,省政协开展密集调研视察,为常委会专题协商议政奠定基础

  省政协十一届第十四次常委会议将于5月25日召开,本次会议将听取省政府关于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情况的通报,围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言献策。作为今年的协商重点,省政协科技委负责牵头相关工作、各专委会协调配合,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部分市州政协协同联动,围绕这一主题的各项建言准备早早展开。

  坚持问题导向——

  创新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哪些

  去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去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今年初,“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被列入2016年度协商计划。省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定而动。在3月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第50次主席会议上,一份省政协2016年重要工作安排引起记者强烈关注,工作计划表达10余页,相关的视察和调研安排密密麻麻。就在当月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围绕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面的调研视察占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公司军民深度融合做到哪个程度了?在体制机制上还有哪些障碍?”“校企合作开展得如何?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是多少?”3月底4月初,作为牵头部门,省政协科技委组织委员深入成都、德阳、绵阳开展相关重点视察。“我对我们生产的产品质量非常有信心,跟央企和外企的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但面对政府部门采购的各种限制,我们依然无法跟他们平等竞争销售。”德阳烯碳科技公司负责人坦言。“受军地管理体制差异、科技管理体制制约、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很多优秀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遭受了一些不公平待遇。现在是到了该打破这些体制机制障碍的时候了!”谭志昕委员说。“要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进一步研究,紧盯军民融合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面的市场缺失环节,搭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建立和完善市场化运行新机制。”李达忠委员建议。

  以问题为导向,委员们的视察调研细致深入,从一个小片段就可以看出。

  3月30日,提案委的委员们来到成都一家互联网创新企业调研。一进公司,整洁舒适的独特办公环境立即引来委员们啧啧赞叹,但他们立刻发现,很多座位是空着的。“目前人员流动大、核心团队迟迟稳定不下来,这是公司初创期的一大难题。”面对委员们的疑问,企业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很多公司刚培养的人才在面临大型外企投来橄榄枝的时候,非常容易动摇。毕竟无论是企业口碑还是个人成长环境,他们这样的公司与国际大企业还是有差距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这个必经阶段对人才吸引力不足问题,确实需要外部政策给予一定扶持。“在初创企业立足创新的同时,国家对企业人才引进和保障的政策一定要跟上,比如比照基层公务员的一些优厚待遇等,促使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留住人才。”委员们边调研边思考。

  调研中委员们发现,目前,四川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已超过5万家,从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5%,其作为战略产业的地位开始凸显。但是,当前仍存在科技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相关领域人才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听取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后,委员们建议,大数据是互联网+商业创新的灵魂,地方各级政府与部门应该逐步开放不涉密的政府数据资源,如人口数据、气象数据和交通数据等,这样对大数据的发展更加给力,有了充分的成长环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才有保障。

  4月26日,省政协文史委的委员们来到四川日报和成都电视台,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开展重点调研,四川日报的无人机航拍等一系列新技术让委员们非常感兴趣,并建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定要打破惯性思维,要根据市场、受众需求,培育更多的优质原创媒体产品。

  政策支持需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相对滞后、科技创新人员动力不足……多次接地气的深入调研,使委员们对建言重点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提升建言准度——

  汇智聚力集中议政助创新

  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以来,省政协共收到提案1168件、立案1038件。记者细细梳理发现,其中仅涉及“改革”一词的提案有40多件,而与即将召开的本次常委会主题直接相关的各类提案就超过160件。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在《四川省全面创新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见与建议》的提案中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创新最大增长极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当今市场需求正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型,须大力支持创新发展更富有智慧的现代服务业。除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外,还应大力发展医疗与保健、金融保险与投资、运动休闲养老、文化娱乐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天府新区与温江区的医学城建设,攀枝花-西昌健康疗养基地建设,成都的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如何增强科技奖励的社会公信力?委员们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秦启荣委员在提案《改革科技考评体制,有效助推创新发展》中建言,不仅要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政策、条件保障方面的支持,更应该关注科技成果实效性,科技管理部门应修改现有的科技考核指标,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纳入考核指标。改革现有的科技奖励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将原有的“专家评价”为主的评审方式改为“社会评价+专家评价”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纳入科技奖励评价指标。

  来自社情民意方面的数据与提案类似,截至目前,省政协已收到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直接相关的社情民意40余条。

  在《释放在川高校创新力量 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社情民意中,成都市政协委员刘宁提出,应减少科研成果闲置,提高转化率。他建议建立技术交易有偿服务中介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促进转化。同时,政府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向成果转化市场,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鼓励风险投资用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不仅是提案和社情民意,早在今年2月下旬,针对本次常委会的发言题目收集工作就提早展开。“26个相关单位准备了发言材料,每篇1800字左右。”省政协办公厅科技处副处长程云告诉记者,“每份材料形成前,各相关单位都组织了多次调研和视察,发言材料交上来后,又经过预审、初审、复审等,本次还增设专家评审环节,是大会发言稿审核中的一次创新,目的就是努力使发言更具代表性,质量更高。

  5月20日,历经3个月准备,在完成最后一次校红后,充分反映委员们履职成果的26篇发言材料付厂印刷。

  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分析问题精准建言。本次常委会召开前的几个月,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省政协各专委会和各级政协委员们一直扎实行走在履职路上。(记者 吴浩)

责任编辑:汪昕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