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扶贫 有底气更硬气
种了一辈子茶,但因缺乏管护技术,四川巴中平昌县方山村的罗显礼始终没能摘掉贫困帽。去年县里开办农民夜校,县茶果局的高级农艺师们走进茶园,手把手培训,让老罗重燃脱贫希望。
“扶智扶志同样重要,没有致富技术保障,脱贫的志气再高也会瘪下去。”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去年11月,四川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开办普及农民夜校,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统筹整合村级学校、“一村一幼”教学点、民俗文化院坝、农家书屋、居民院落等场地资源,利用现有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设施开班授课。以平昌县为例,配合当地茶叶、花椒和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至今已开课近2000场次,参训人员超过15万人次。
脱贫走得快,要靠车头带。近年来,四川对贫困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进行评估,不适应的坚决调整;为每个贫困县选配一名扶贫专职副书记,目前全省88个贫困县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7岁、大学文化以上干部占97.1%,有县长任职经历的县委书记73人;所有贫困村全部配备“第一书记”……一批以党员干部为主力的脱贫事业生力军活跃在脱贫一线。
阵地建起来,村两委团结起来,产业旺起来。四川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全面推进强乡兴村建设,基层战斗堡垒已现雏形。2015年以来,四川已集中调整近2000个班子不齐、书记不强、力量不足的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
内生动力充分激发,脱贫奋战典型不断涌现。自贡市大安区开设“农民夜校·村级党群微服群”,为贫困户提供农技和政策咨询服务;眉山市在农村开展遵纪守法户、好文明家庭户、文明和谐户评选活动,涌现出农村“三户”2万余户,增强脱贫带头力量……“缺什么,党和政府就给什么,贫困户有课上、有人帮,不脱贫,我们自己都对不起自己!”会东县新街镇海光村贫困户李开方说。(记者刘裕国 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