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贷公司:在“鸡肋”上挑“肉”

31.03.2015  15:47

小贷公司去年平均每笔贷款金额猛降30.81%

2014年,四川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资产总额、净资产同比增长均超过20%,整体实力壮大,但平均每笔贷款金额猛降30.81%。这是记者3月27日在全省小贷公司协会会员大会上获得的消息。平均每笔贷款金额持续走高的情况为何在去年逆转?四川小贷行业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报记者 李龙俊

错位竞争锁定银行视为“鸡肋”的市场

去年全省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13%,达713.55亿元,为缓解省内小微、‘三农’融资难作出了贡献。”会上,省政府金融办准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省在营小贷公司达393家,较年初增加53家,注册资本640.17亿元,资产总额748.32亿元,净资产689.08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与往年我省小贷平均每笔贷款金额持续走高不同,去年单笔金额为69.04万元,同比降低30.81%。

单笔贷款金额下降绝非坏事,是小贷公司对‘小额、分散’定位的回归。”省小贷公司协会会长陈泓贵认为,这样的变化是“交学费”换来的。

宏观经济发展放缓,去年我省小贷公司遭遇考验,小贷行业去年不良贷款率增至5%以上,其中热衷发放大笔贷款的公司损失最重。为快速做大贷款规模,部分小贷公司向房地产、煤炭、钢材、化工等大企业发放大笔贷款。规模上得快,但其弊端也明显。去年部分公司几笔贷款难以收回,不良贷款率就超过10%甚至20%。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专注做小额贷款的公司尝到了甜头。“截至去年末,我们平均单笔贷款金额是4.15万元。”南充美兴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何良刚介绍,有坏账,但单笔金额少,公司的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收入、净利稳增。

从全省的数据看,单笔贷款超过20万元的贷款金额和笔数均出现下降。“要和银行错位竞争,银行主攻大额贷款,小贷就是要锁定不少银行视为‘鸡肋’、单笔50万元以下的贷款市场。”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监事长廖媛媛认为做小额贷款是行业根本,不应在经济下滑期才被迫转身。

行业调整川内小贷还要做强“内功

经历了去年的阵痛,不少小贷公司少了一份轻狂。”陈泓贵认为不少四川小贷公司已开始转型。不过,转型的步伐并非容易,行业调整仍在持续。

如何审查客户、如何放贷、如何风控……廖媛媛认为,“内功”做得不够的企业可能在本轮调整中被淘汰出局。

省小贷行业协会副会长谢玉清表示:“小贷公司要明晰自己的客户。中小微企业、城镇居民、‘三农’应是省内小贷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和范围。”依据自己的优势,部分川内小贷公司细化了客户群。德阳中和农信定位服务“三农”,已设计出安居贷款、创业贷款等产品;富登(四川)定位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创立远程审批系统,为急需用钱的企业快捷放款……

但是哪里赚钱投向哪里、经营粗放、同质化竞争等仍是不少四川小贷公司的弊病。为推动行业做强“内功”,我省小贷行业协会今年在推动各公司风险防控的同时,将组织开展近20次专业化培训。此外,我省将强化差别化监管工作,支持运作规范、风险可控、服务小微的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