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商事制度改革2年 市场主体总量已达403万余户

01.03.2016  16:29

        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忠俊 摄

        万鹏龙介绍四川商事制度改革相关情况。 刘忠俊 摄

        中新网成都3月1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日从四川实施“先照后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先照后证”以来,截止2月底市场主体总量已达403.16万户,市场活力、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2014年3月,四川开始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并放宽住所登记条件,优化注册登记流程,全面放宽市场准入。2015年9月25日,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啃下了商事制度改革中“最硬的骨头”。截止2016年2月底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03.16万户,其中企业93.15万户。“改革前四川每月新登记企业约8000户,注册资本618.67万元;改革后增加到1.4万户,注册资本增加到872.56万元。”四川省工商局局长万鹏龙称,改革后新增私营企业户数与个体工商户数之比由1:5.5优化为1:2.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据测算,小微企业开业以后,一个企业用工在7至8人,个体工商户在3人左右。按此测算,改革2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创造了527.10万个就业岗位,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就业不降反增。与此同时,四川还通过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改年报、巡查改为抽查等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松企业入市的管制。在先于全国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后,创新采用“3+1”模式,将公章刻制纳入到“三证合一”办理过程中,企业办理“三证”和公章刻制从过去的30天减少到现在的3天,极大地方便了企业,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从2015年9月25日到2016年2月底,四川新增各类企业78308户,发放“三证合一”营业执照21.30万户。

        长期以来,创业者要开办一个公司,需要跨越许多门槛,其中前置审批最难逾越,只有取得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宽进严管’,推动了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但同时也给市场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万鹏龙表示,四川正在推动建立健全跨部门的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机制,在经营许可、资质审核、政府采购等工作中,将信用信息作为重要评价因素,对失信主体予以限制或禁入,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良好局面。

        截止2015年底,四川有41823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企业改正、申请有2860户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对自身信用情况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据悉,四川实施“先照后证”后,将15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依法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事项,仅保留了34项,加上国务院及法律法规明确的37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共71项。“我们对相同项目的设立与变更、注销再次进行了合并,由71项合并为56项。”万鹏龙说,大部分的行政审批从事前改到事后,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创业成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