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信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全省乡村振兴大会在成都召开。按照会议要求和部署,全省农信系统(以下简称“四川农信”)加快实施《四川农信关于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就进一步金融支持全省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安排,并提出十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省农村金融、地方金融、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四川农信依托成立60多年来积累的实力和经验,着眼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现模式,在农村金融的主战场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狠抓落实,力争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上有新作为,着力打造“四川农信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
伴随深耕县域、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进程,四川农信发展成为全省业务规模大、干部员工数量多、服务网络广的金融机构,为全省“三农”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截至2018年8月,四川农信涉农贷款余额4784亿元,占比76%,高出全省同业45个百分点。涉农贷款总量、农户贷款总量、小微贷款总量、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总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总量多项助力乡村振兴指标均居全省同业第一位。
加大信贷投放,把更多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打好这场持久战,既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又要真金白银硬投入。钱从哪里来?四川农信点多面广,大量的人、财、物分布在县域,是广大农村资金融通的主渠道。四川农信有6300万客户,各类存款余额近1.1万亿元,在全省大部分区县存款市场份额居第一位,这是四川农信助力乡村振兴稳定的动力源。
怎样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四川农信注重发挥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两个积极性。省农信联社党委围绕乡村振兴开展调查研究,统筹谋划农村金融工作,相继制定支持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金融精准扶贫、“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助力乡村振兴指导意见等50多项制度办法,全方位支持“三农”发展。省、市、县系统三级党委狠抓落实,加大支农服务信贷创新力度,创新推出农民“安居乐”“小康通”“助学贷”“税农贷”等特色产品,真正用好四川人民的钱、办好四川人民的事。
目前,四川农信全系统以占金融同业29%的资金来源,发放了73%以上的农业贷款、82%以上的农户贷款,为全省“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有力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点面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农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倾斜引活水,加强合作共谱支农“新曲”。目前,四川农信已与凉山、乐山、广元、德阳、巴中、遂宁、宜宾等市州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方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主动对接现代农业园区、“四区四基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支持好川酒、川茶、川菜、川果、川药、川猪等为代表的“川字号”特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在西充推出“百公里脱贫奔康香桃产业园贷款”,在苍溪推出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在泸县推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有效破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瓶颈。
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来解决“三农”领域投入大、周期长的问题,发挥“金融+”引领作用,激发各要素主体积极性,不断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动力。在三台县支持发展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麦冬产业,在威远县支持山地村发展“内江黑猪”产业,在筠连县支持发展肉牛养殖产业。金融助力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山区大县走出一条条特色产业发展路。
截至2018年6月末,四川农信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175户,贷款余额143亿元。“两权”抵押贷款累放笔数、累放金额、贷款余额分别占全省同业的63.97%、50.79%、55.28%。
建设好普惠金融“最后一米”,满足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群众的金融需求
四川地域广、面积大、人口多,金融服务在城乡分布不平衡,在农业农村的发展不充分。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城市的便捷金融服务,这是四川农信不变的初心。
四川农信以智慧银行为抓手,以补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短板为己任,推动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以基础金融服务乡乡通、村村通、户户通为目标,在全省投入5200多个营业网点、3.5万多个便民服务点、10万多台金融机具,覆盖了全省91%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覆盖面居全省同业第一位,基本实现了“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为进一步把农村金融服务网络织得更深更密,四川农信启动便民服务点的全面升级工作,目标是建设服务水平更高的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在雅安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出与政府、企业、经营实体等合作建站模式,金融夜校蓬勃开展,双基共建深入推进,尝试把服务站建设与金融服务联络员的培养、“蜀信e·惠生活”电商服务平台的推广等结合起来,整合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更加便捷高效地服务农村新业态培育、农业新科技推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民消费水平提升。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全省推广,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全省乡村实现服务站点100%全覆盖。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统筹抓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四川农信切实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来抓。坚持大扶贫格局,以深度贫困地区以及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重点,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集中信贷资源,一鼓作气打好攻坚战。
四川农信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授信,对有效信贷需求100%满足。到2018年6月末,四川农信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189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318亿元,分别占全省同业的85%、31%。同时构建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以久久为功、钉钉子的精神打好持久战。在宜宾创新扶贫新模式,形成“财政增收、农担增信、银行增贷、企业增利、农民增收”的新局面,带动1400多名贫困户增收。在凉山向“悬崖村”阿土列尔村捐助设立100万元产业扶持金,帮助贫困户规模发展核桃、花椒、三七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支持火普村成立涪火专业养殖合作社,成功打造出“西门塔尔牛”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链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每年每户增收近2000元。广安会龙、阆中石垭子等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均已实现贫困户到期脱贫摘帽。在夹江,四川农信为行政村免费开发财务管理软件,尝试村级财务代理记账,服务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规范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精神,四川农信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向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金融“活水”,调动全系统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具体工作,努力为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