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图”透出三大信号
编者按
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7个月来,先后召开了4次会议,审议了3批累计20个专项改革方案,截至7月底已经有14个方案印发实施。从4月到7月,平均10天一个专项改革方案印发实施,节奏之快,频率之高,前所未有。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所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划图,正一步步变成“施工图”。
制图:侯小科
罗之飏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梁现瑞 邓也
9月3日下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精神,审议讨论专项改革方案,对下一步深化改革工作作出安排。
这一天,距离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还不到7个月。回头来看,7个月间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4次会议,审议了3批累计20个专项改革方案,截至7月底已经有14个方案印发实施。从4月到7月,平均10天一个专项改革方案印发实施,节奏之快,频率之高,前所未有。
在《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个纲领性文件的基础上,上述专项方案对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进行了具体化。
从整体到细节,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所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划图,正一步步变成“施工图”。从已经印发的实施专项改革方案中,我们可以读出怎样的信号?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图”具有怎样的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占大头
在已经印发实施的14个专项改革方案中,有7个方案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占到一半数量。其中包括《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
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四川实际。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八位,西部领先,但人均GDP、城镇化率等指标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这一最大省情仍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仍未完全破解。
基于这样的实际,今后及未来一段时间,四川必须保持转型发展的定力,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效益。要实现这样的双重目标,唯有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不断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农字号”改革数量多力度大
在已经出台的14个专项改革方案中,有4个隶属于农业领域。其中包括《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改革方案》、《创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专项改革方案》。
此次专项方案出台的一个原则是: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在14个专项改革方案中,“农字号”方案占到4个,不仅数量多,而且力度大,这体现了四川在农业改革领域的传统优势。
四川是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当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农村改革,率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在农村改革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基因,此前经历了长期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然能够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役中,先声夺人。
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排头兵”
3月28日上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9个专项改革方案。其中之一就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4月21日,《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成为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后,第一个正式印发实施的专项改革方案,说它是此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一点也不为过。
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要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市场要打破垄断,创新机制,涉及面宽,影响广泛。而四川地处西部内陆,对于发展经济而言,投资这驾马车的作用较沿海地区要大,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政府在主导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较大,实现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转变的难度较大。
这种作用大、难度大的“两大”特征,注定了四川要把投融资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来抓,以投融资体制改革来牵引其余领域的改革,并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扫描二维码关注《川报观察》微信公众账号
川报观察
《川报观察》客户端出品
投稿地址:[email protected]
在这里,读懂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