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丨四川:奔向经济强省的西部领头羊

09.03.2016  12:22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治蜀兴川“三大发展战略”,四川正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健

  领跑中国西部,冲向开放前沿。过去5年,西部大省四川步入了历史上最具“跨越感”的阶段。2011年GDP跨上两万亿台阶,然后又用4年时间,2015年超过三万亿,位列全国第六。

  成绩来之不易。其间,尽管四川经历了“4·20”芦山强烈地震、“7·9”特大暴雨洪灾等特殊困难考验,但仍以年均10.8%的增速走完“十二五”,比全国高出3个百分点。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治蜀兴川的“三大发展战略”,推进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四川省委、省政府统筹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兑现民生承诺,交出了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科学发展的满意答卷。

  抢抓机遇打造四川经济“升级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四川省随即就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未来五年四川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实现路径。这次全会出台了两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除了通过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外,四川还把“全面创新改革”上升为全会决定。

  过去5年,四川既面临“新常态”下换挡调速、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也面临“4·20”芦山强烈地震、“7·9”特大暴雨洪灾等特殊挑战,尤其是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产业寒冬席卷蜀中,曾经风光无限的白酒等产业陷入困境。

  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省委书记王东明科学分析和整体把握四川省情特征、发展阶段、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提出“六个基本判断”,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做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

  四川描绘了“经济强省”的内涵: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作为发展不足、短板明显的西部大省,实现这样一个愿景,要久久为功“调结构”,也要保持增速“稳增长”,以平常心对待“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

  怀揣“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使命感,2013年7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将创新升级为治省方略,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四川转型发展新动力的意见》;

  怀揣“稳增长与利长远相结合”的紧迫感,2014年6月,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稳增长16条”,次年一季度数据刚刚公布不久,又立即出台“稳增长36条”;

  怀揣“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的危机感,四川提前着手,积极对接国家规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部署“251三年行动计划”;

  怀揣“不让一个老乡掉队”的责任感,2015年7月,四川以省委全会形式对扶贫开发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并出台相关决定,领全国风气之先……

  四川主动作为、精准发力,率先实践中央部署,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驾驭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的大势,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转型迈向中高端。

  “十二五”期间,四川GDP占全国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4.2%提高到2015年的4.45%。到2015年底,全省有14个市州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占全省市州的2/3,从而形成了成都经济区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

  此外,四川省183个县(市、区)中有110个县(市、区)GDP总量超过100亿元,比2010年增加46个,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夯实了进一步跨越发展的底部基础。

  同时,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2010年的14.4:50.5:35.1调整为2015年的12.2:47.5:40.3,第二、三产业占比差距由2010年的15.4个百分点缩小到了2015年的7.2个百分点。转型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两个跨越

  在国家“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同时,四川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四川多出一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国际新名片。

  到“十二五”末,高速公路出川通道从“十一五”末的7个增加到17个,毗邻7省(区、市)中除青海、西藏外均已连通;四川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016公里,跃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建成和在建总里程达到7564公里,覆盖全省21个市(州)和125个县(市、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旅客及货邮吞吐量均位居中西部首位,开通了旧金山、东京、伦敦、墨尔本、阿姆斯特丹等80多条国际直飞航线。随着天府新区机场获批,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资西进首选四川,为什么近3/5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天府之国,为什么四川天府新区建设能够得到“丝路”那头国家的积极响应,川法生态科技园、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中法成都生态园、中韩创新创业园等一批国际合作平台相继落户。

  扩大开放,从外部增强了四川发展的活力。要保持持久性,就要借助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开辟内部发展新空间。在四川省委看来,全面深化改革,是四川顺应全国大势的结果,也是解决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迫切需要。

  2014年2月,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确立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

  随后,四川研究制定了《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按照近期推进、先行试点和深入研究三个层次确定改革的总体布局。

  四川改革的“第一刀”,动在了政府自己身上。2014年,四川实施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规范政府权力制度性建设。相继发布了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定》在内的10个重要文件,以“紧箍咒”的方式,约束政府权力,建设法治政府。

  攻坚阶段,改革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四川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突出问题导向,敢于“啃硬骨头”,先后审议通过269个改革方案,简政放权、农业农村、国资国企、科技体制、民生事业、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取得多点突破。

  革故鼎新,是四川的传统。“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在川部署120余项改革试点,积极为全国探索新路。就在“十二五”收官之际,四川又被确定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此前,已有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获批实施中关村自主创新先行先试政策,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

  在深入推进“两个跨越”中,四川以改革者的形象被时代浓墨重彩标注。

  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共同参与和分享改革成果,是广大四川城乡群众的心愿。

  王东明多次强调,要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之以恒推进民生工程,使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发展不断得到提升。

  实践证明,四川老百姓的荷包越来越鼓,居民收入增速跑赢了经济增速。“十二五”期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3%,增速比GDP快0.5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2620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7%,增速比GDP快2.9个百分点。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四川愈加注重改善民生,在转型升级中兑现承诺,不差丝毫。

  2015年,四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65%。其中,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各级预算执行总额1720.34亿元,完成资金计划安排总额1402亿元的122.7%。

  充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过去5年,四川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7.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9.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2%以内。2015年,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78.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577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加233万人和1819.1亿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汹涌,四川重视发挥领军人物、科技人才、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也同样重视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的创业新诉求。2014年8月,四川出台首个专门支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给予税费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一揽子扶持。

  此外,2015年,四川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让不愿再当“候鸟”的农民工,回到家乡孵化梦想。“一人创业致富一方”,他们也成为四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依托。

  回望“十二五”开局之年,四川贫困老乡多达1356万人,88个县头顶穷县帽子,是全国扶贫任务最繁重省份之一。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四川省委以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决定为行动指南,以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为总蓝图、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为法制保障,以10个专项方案为操作手册,强势打出“3+10”组合拳,共同构成新阶段脱贫攻坚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

  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497.65万人,到2020年计划全面消除绝对贫困,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将全部“摘帽”。

  而今,四川9000万人民凝聚起同心同德、共谋发展、致富奔康、社会稳定的合力,奔向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