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会】《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课程建设深入推进

14.04.2017  12:39

  “‘横空出世’的《人类文明经典赏析》在推进速度、规模、深度、影响力上受到好评,堪称‘爆款’”课程。”这是在4月8日,核心通识课程《人类文明经典赏析》教学研讨会第五次会议上,老师们对该课程的评价。学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副校长曾勇,50多位开课老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人力资源部、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共同探讨如何将“爆款”课程建成“经典款”,深入推进“新四会”先锋课程《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课程建设。申小蓉主持会议。

高端视野:如何让理工科英才添上“领导力”之翼?

   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介绍,《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自2016年10月开课以来,已有52位老师参与,开设167个班,选课学生4700余人,基本覆盖2016级学生。“小班教学全覆盖、教学团队实力雄厚、教学形式全新型”,受到一致好评。

  学校高度重视《人类文明经典赏析》,对课程建设大力支持。校长李言荣参加课程讨论,认为该课程是“非常好的实现‘新四会’能力培养的破局点。”申小蓉、曾勇多次参加课程讨论、听老师们上课,对课程建设予以指导。在课程组第五次研讨会上,他们对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申小蓉说,《人类文明精品课程》在成电的发展中是“史无前例”的教学探索。它的意义在于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培养情怀。既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好地与人互动,形成系统的认知,锻炼逻辑思维;又要增强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积极思考未来的发展。她认为优秀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老中青”结合的团队中,老师们教书育人,追求卓越。老教师表率示范,挑战创新;中年教师迎难而上,为荣誉而战;青年教师勇于担当,锻炼成长。此次研讨会是一次交流会、分享会、工作布置会,为下一步的工作指出了方向。申小蓉对课程建设提出要求:一是课程建设注重主线、注重引领,要围绕人类文明史、人类科技发展史来进行教学活动。二是要向世界名校学习,以经典为目标,积极探索,做出成电小班教学的特色。她希望课程组的老师们做好价值引导,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以身示范,“身教”“言教”结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教书育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思想“症结”,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曾勇表示,《人类文明经典赏析》在成电人才培养中具有开创性和战略意义,课程的每次推进都让人惊喜,每次教学研讨也极具价值。他认为这门课的目的可从三方面来看:一是让工科生有文化、懂文明。课程为学生打开一扇文明的窗口,他们在兴趣的导引下探索文明的历程,领略文明的丰富宝藏,享受文明的心灵涤荡。二是以课程为媒介和平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新四会”能力,为领导力培养奠定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三是全覆盖,“小班化”“全覆盖”理工科学生是非常难的,但我们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在这一课程模式中实现了教师的兴趣专长与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匹配,而且机会公平。曾勇认为,要实现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目标,必须要让学生有兴趣。这就需要考虑五个方面:一是老师们要对所选文明经典主题很热爱,并将热爱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二是课堂的组织和调动,让学生突破“开口”的心理阈值,高度关注、激情参与。三是课外负荷与要求,课外要求适度,既不让学生承载过重的负担,又要让学生真正进入经典,思考经典。四是充分发挥助教的作用。五是充分利用小班教学的优越性,让同学们有积极性和专注度,充分锻炼思维能力。

老师热议:“青字号”“文艺范儿理工teacher”与“新四会”的碰撞

  “我选的是‘文明演化与现代世界的形成’这样一个选题,”政管学院的李智超副教授在研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课程。他认为多元史观的阅读,可以提供一个锻炼思维和观点交锋的平台。

  据介绍,《人类文明经典赏析》在快速推进、全面铺开的过程中,加强了队伍体系建设。目前已形成了 “指导组”“教务组”“教研组”“活动组”的架构体系。其中,指导组根据教学改革方向,指导统筹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任务实施;教务组落实各项教务活动;教研组负责课程研究、教师培训、制度制定等;教学活动组开拓“听说读写”活动。

  教学研究是课程组建设的核心。在研讨会上,老师们围绕“课程板块的划分与选题”“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班研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外国语学院李杰副教授认为,课程的主题可理解为“当传统中国遭遇西方,成电学子如何成长为精英”,如何体现效率与公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他认为可以从四个板块进行课程划分:一是“远镜头”文明史、科技史,二是文本精读,三是交叉学科,四是支线线索、独特角度的话题。外国语学院周劲松副教授同样认为,在人类文明史、科技史的大主题下,要对众多课程进行研讨和整合,结合老师们的优势,形成特色,弥补短板,形成“漂亮完善的网状结构”。李智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思维碰撞?如何深化课程研讨,在活跃氛围的同时,活跃思维,跳出思维舒适区?如何让老师们利用自己的才华特色为“新四会”建设服务?经管学院柴俊武教授谈到,他让学生了解科技史中的互联网发展史是在不断试错、迭代中发展,要让学生们既不能有傲气,又不害怕创新中的失败。他与世界名校教师合作,共同开设课程,让中美两国学子尝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设计和推广产品。

  微固学院张鹰教授作为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领域的知名专家也参与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他在课程研讨中分享了小班研讨的经验与思考。张鹰说,小班教学要以目标问题为导向,以师生交流为主要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更主动的学习精神、更活跃的思辨能力。他认为,好的小班教学不仅要有好的组织方法,还要选择好的选题去打开学生的兴趣。政管学院杨菁教授认为课程内容“大到宇宙,小到人的内心”都可以进入选题,课程目标就是要在学生心中架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让个体发展与国家发展趋向而行,同频共振。她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小班教学中的探索。政管学院曾维希副教授以社会心理学为切入点架构课程,让学生不仅在思维层面“想清楚”,还要在语言层面“说清楚”。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郭芙蕊副教授介绍了以教师为主和以学生为主的两种研讨模式,认为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潜力非常大,超乎想象。经管学院彭岷副教授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导游”,规划参观路线,而由学生自己决定看些什么、看到什么程度。他创新教学模式,将同学们分为3-4人的学习小组,每周合作研究,准备5分钟发言,课中还将由学生自主评分。这让学生更加自主自发地学习,效果明显。政管学院许文骊副教授认为教学相长,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呈现最精彩的课堂。她说,组织课堂讨论应该让学生放松,享受过程,老师要做好主持人和调停人。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方曼就教学评估的工作进行了布置,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岚就队伍培训、讲座等进行了介绍。

堪比“网红”,课程受到学生热捧

  据悉,同学们对这门课的评价是很过瘾,特别喜爱。

  生命学院大一学生赵亮说,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涉猎经典著作,感受到丰富有趣的人文课堂,还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辩论、质疑,释放了自己的潜能。“真想拥有分身术,因为每门课都想听。

  “虽然杨菁老师的课程需要写3000字的结课报告,要求我们阅读很多相关的文献资料才能出色地完成这门课的学习,但是我们特别喜欢杨菁老师的上课风格。”有同学说。

  “刘文彬老师的课循序渐进,在他的讲述中我们总能得到很深的启迪。开课前他让我们每个人把名字写在纸上,放在桌上,好尽快认识大家,老师真的很用心。”刘文彬的学生渐渐成了他的“粉丝”。

  “虽然在高正平老师的课上,这样的互动让人‘压力山大’,但是这督促我去主动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克服自己的胆怯。”也有同学如是说。

  政管学院的何国琼说:“老师风趣幽默,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课堂上老师说了很多关于古代诗词歌赋方面的文学内容,感觉自己只是略知皮毛,还需要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

  自动化学院的孟想说:“李滚老师真的很厉害,很吃惊一个研究天体物理的老师居然可以对《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化这么了解。老师很有思想,讲课也是妙趣横生,想带我的同学一起来听课。

三线并进”,课程建设更加深入丰富

  以课堂教学为根本,《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课像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伸出了茁壮成长的枝桠,丰富精彩的课外教学活动就是其外在体现。目前,该课程已延伸拓展形成三大课外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互动,让“新四会”能力的培养生根发芽。

  一是建设慕课群,推动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学习,强化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外国语学院邹涛副教授介绍了慕课群方案,她认为“慕课”有助于学生深度预习,把老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便于教学管理。邹涛介绍了利用慕课平台辅助教学的方式方法,鼓励老师尽快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

  二是构建“1+1”课程平台,打造阅读经典的“悦读荟”活动,形成1门课程延伸出一个读书会,实现课内课外互动补充,提高学生的听、读和说的能力。外国语学院张维莎老师介绍了“悦读荟”活动方案,计划从今年5月开始,每月设置不同主题,每周一次“悦读荟”,课程组老师自行分组,围绕主题轮流主持主讲。

  三是编辑课程期刊《银杏叶》,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和原创作品,提高学生“”的能力。航空航天学院李滚副教授介绍了课程期刊《银杏叶》,将以学生的优秀论文展示为主,同时设置科学文化、读书评论、好书推荐、河畔人文等栏目。

  老师们纷纷表示,要继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推进课程建设,为培养我校精英人才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