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建议四川中学和考生关注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试点
“长期以来,采用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缺乏特色的统一培养模式,忽视了人才的个性化发展。这种体制不是特别能容忍所谓的‘偏才’、‘怪才’,导致人才素质、能力结构与时代要求和科技进步的脱节。此次改革势在必行,从很多方面体现了人文与发展。”9月4日,“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在我省引起热议与关注。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刁纯志等教育专家看好改革未来,他们认为,改革本不可能一蹴而就,《意见》也是从试点到更多省份试行,让我们拭目以待四川改革细则。
知名高校:促进教育公平贫困生上北大机会更多
“我认为这个改革方案的主要基调,是促进教育公平。改革会给四川考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年来,北大一直在稳步增加四川招生指标,根据改革方案,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倾斜,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考生上北大的机会将会更多。”北京大学党办、校办政策研究室主任任羽中教授说。
北京大学下一步具体如何落实改革方案?特别是北大在四川的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任羽中表示,还要等一段时间,“一方面北大的专家和职能部门还在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与四川省考试院未来的具体改革措施衔接好、配合好。建议中学和考生关注上海和浙江的改革试点,会有示范意义。”
一名高校老师表示,创新型人才不等于分数最高的考生,名校也会招偏才、怪才,但怎样招还要等方案出台再看如何界定单科会考分数。
一线教师:打破文理壁垒对学生来说有利而无害
过去高一下学期需要分科,新改革要求所有科目都要全盘学习。学生不用在文理分科时绞尽脑汁,踌躇不定,而且可以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将会给学生带来何种影响?
“分科不分科,本身就起了一个引导作用。以前要分科,这个方向引导学生思考选什么,现在改变了,有了新的方向,学生就会朝这边走。”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语文高级教师马双全认为,只要有氛围,学生不会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这个改革强化了基础教育。本身学科之间有相通性。譬如理科发展的高度其实是由文科决定的。现在很多学校为了追求高考成绩,从高一开始就分科了,虽然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但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危害。”马双全认为,全面教育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培养一个幸福的人。因此,这种打破文理壁垒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有利的。
教育专家:改革科学合理全面教育有助学生成长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徐文基支持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的举措。“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通俗性广博性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专门从事课程与教育论研究的徐文基认为,这种改革举措,无论是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还是个性化的发展都有好处。
“现代社会功利化倾向明显,如果早期分科,导致的结果是文科生不愿意学理科,理科生人文知识贫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徐文基举例说,以前文学家知识很广,文科作家对理学知识的了解不亚于理科生,这样写出来的作品真实全面生动,而现在很多作家却在通俗性知识方面闹笑话,这就归咎于基础教育的问题了。
而且,并不是所有科目都将计入高考成绩,还是可以选择3个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空间,相比过去,此次的高考改革方案更为科学合理。”徐文基认为全面的通识教育会对学生以后的人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谢燃岸
网友声音
@棠梨-格物致知: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语数外加三门会考成绩,其中外语又是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想来学生需要在高一时就做出抉择把会考好好考。
@淡看社会-心悲恸:看到高考改革,很多网友都希望外语能成为选修科目,本人最差科目也是英语,可以说是“深受其害”。
但当自己出来了,才知道中国有多少自主的技术。如果你连一篇外文文献都无法浏览,在技术方面凭什么报效祖国?外语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交流,更多人需求它获得深入的知识。
@K美队:高考改革了,可以任选三门,可以说是打破了文理分科的制度,那么在选择上大家会不会因为考试而选择简单的科目呢?
那学物理的人会越来越少,我就坚决选择什么生物历史之类的。大家擅长的科目不同,在未来教育上就会有很多障碍,这样一来那大学是否要随之改革?
原标题: 高考打破文理壁垒 学生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