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卫生援外40周年实录 累计承派中国援外医疗队61批726人次
四川援外医疗队在安哥拉义诊。
1976年4月15日,一支精心挑选的,由29名内、外、妇、骨等科室医生组建的四川省首支援外医疗队跨出了国门,奔赴莫桑比克。40年来,四川省相继向阿联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几内亚比绍、瓦努阿图、东帝汶、瑙鲁、安哥拉等9个国家派遣61批医疗队,累计726名队员。40年来,每一位援外医疗队队员以精湛的技术和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当地群众的赞许。40年来,四川省的援外医疗工作不断拓展,不仅派遣援外医疗队,还邀请受援国医疗和管理人员到四川省学习。40年来,四川省的卫生援外工作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多次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称号,多次获得了受援国总统奖、模范医生等众多的国际荣誉。
走出去
用奉献和责任诠释人道主义精神
在遥远的东帝汶、莫桑比克等受援国,援外医疗队队员们远离故土,克服想不到的困难,面对传染病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将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传递到四面八方。
2006年4月底,东帝汶发生骚乱。当时,医疗队驻地距离战火最激烈的政府大楼仅两三百米远,尽管险象环生,但队员们还是坚持在枪炮声中为患者治疗。面对的威胁不仅是战乱,还有各种传染病。莫桑比克是艾滋病高发区,援外医疗队的队员们在手术时,都必须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对于援外队员来说,生活上不便也是需要克服的。首批到安哥拉援助的医疗队队员,由于驻地板房质量太差,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大家只能将脸盆当作接水的工具。
在援外中,工作量之大也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援安哥拉第三批队员邹显巍在她的日记上这样写道:内科每天的就诊人数在200到250人,每天上午医院门口很多病人在排队,由于病人实在太多,基本不能按时下班。晚上夜班,从晚上6点接班后就忙个不停,重病人很多,甚至到晚上11点也没有时间吃晚饭。其实,几乎每支医疗队都承担着这样的工作量,而每一位援外医疗队队员的背后都有着众多感人的故事。
40年间,援外医疗队除了为大量当地群众解决病痛外,还推动当地医疗发展。1986年援莫桑比克医疗队成功完成了该国历史上首例上臂断肢再植手术。援东帝汶医疗队在当地率先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卵巢癌根治术、不孕症的治疗等。援几内亚比绍医疗队将中医针灸引入到当地的疟疾、高血压、结核、疝气、颈腰椎病等多发病的治疗。
此外,还创新援外医疗工作模式,2014年四川省开始了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佛得角工作,并制定了向佛得角捐赠腹腔镜手术的相关设备、派遣专家组赴佛得角开展妇科微创手术指导和培训、接受佛方医务人员到四川省进修学习等具体实施方案。2016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院6名妇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赶赴佛得角,在9天的工作时间里,共计开展手术24台,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腺肌瘤挖除术等,填补了佛得角在这方面的技术空白。
2017年,四川省还将派遣短期妇幼健康公卫专家组赴佛得角开展常见妇科病筛查、义诊、孕产妇健康教育培训等工作,还将探索在莫桑比克开展专科建设。
对口支援短期专家组赴佛得角实施手术。
请进来
用真诚和热情架起友谊桥梁
今年9月23日上午,来自非洲国家布隆迪的约莱特医生穿上精心准备的蓝色礼服,出席她的结业典礼。当天,由商务部主办,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中心承办的“2016年布隆迪医护人员培训班”在成都结业。19名布隆迪医护人员和医疗官员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
“最近几年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向布隆迪提供了大量援助,这次在成都学习了很多先进的医疗护理技能。”约莱特说,她和同伴们共参加了30个医疗护理领域的专业培训项目,学习了护理管理及系统化护理程序,练习操作了急救、临床等护理实用技能,还体验了中医针灸治疗。
近年来,四川省将援外医疗的内涵不断延伸,除派遣医疗队到受援国外,还承担了中国援外人力资源培训。自2003年至今的14年时间里,四川省承办了41期来自69个国家的艾滋病、针灸、护理、妇幼卫生等卫生领域的官员研修班和技术培训班,共计培训1051人,培训语言涉及英语、葡萄牙语和法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地医疗卫生人员的水平,也加深了四川与受援国之间的友谊。
首支中国政府医疗队队员诊疗尼泊尔地震伤员。
高度重视
确保援外医疗高质量高水准
多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援外医疗队工作,要求全面推动四川省援外医疗队工作迈上新台阶。省卫生计生委精心制定援外医疗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做到早规划、抓培训、强管理、重关爱,广泛宣传,选派工作负责、经验丰富、富有爱心的优秀医务人员参加援外医疗。为加强援外医疗队伍建设,做到“三个精心”。精心选取单位,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三甲医院为龙头,充分发挥大型公立医院的引领作用,并将援外医疗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绩效目标管理。精心遴选人员,坚持优中选优原则遴选医疗队预备队员,并对推荐对象进行现场考查。精心组织培训,除葡萄牙语培训外,加入政治思想教育、外事外交礼仪、团队建设、业务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等内容。
同时,不断完善援外医疗工作制度,做到“三个管理精细化”。人员管理精细化,将修订完善的《四川省援外医疗队管理工作手册》内容落实到日常队伍管理中。业务管理精细化,加强援外医疗服务管理和调研力度,在援外医疗队员政治经济待遇、职称评聘优惠政策、继续教育培训、援外医疗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经费管理精细化,严格财经纪律,确保专款专用,做好援外医疗队员和家属的探亲工作,以及医疗队在受援国的经费保障和管理。
四十而不惑,如今四川省的援外医疗走过了40年,有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的精心组织,医疗队员们的吃苦奉献精神,四川省援外医疗工作必将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非洲艾滋病防治研修班学员参观社区中心。
用责任和真诚续写卫生援外新篇章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谈卫生援外
今年是四川省卫生援外40周年。40年来,四川省一批批援外医务人员远赴亚非国家,用精湛的技术、人道的关怀、真诚的奉献,为受援国人民解除病痛,受到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一致好评。“四川省卫生援外40年里,秉承着中华民族医者仁心传统美德,让当地群众走出病痛的阴霾,并在中国和受援各国之间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1976年4月16日,四川省第一支援外医疗队受命前往莫桑比克,揭开了四川卫生援助非洲的第一页。队员们在极其困难的工作环境和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牢记使命、无私奉献,把医技医德带给了非洲人民,把人道主义精神和世界和平使命带给了非洲人民,成为一批又一批后来者心中的楷模。
40年来,根据卫生部安排,四川省共承派中国援外医疗队61批,累计726人次,足迹遍及非洲、亚洲、大洋洲9个国家。每一批医疗队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每一名医疗队员都经受了考验,成为光荣的人道主义使者和中外人民友谊的使者。自2003年以来,四川省还积极承担了商务部对外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为了帮助受援国提升自身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举办了各种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卫生官员研修班和卫生技术培训班共68期、培训1032人次。承派援外医疗队和举办援外人力资源培训,是四川省卫生援外工作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医疗队“走出去援”、援外培训“请进来帮”,二者构成了四川省卫生援外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卫生援外还在全国开创了许多第一。2009年6月23日,四川第一次派出援安哥拉医疗队;2014年12月,西非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四川省率先派出赴几内亚比绍执行防控埃博拉公共卫生师资培训专家组;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四川省迅疾组建中国第一支赴尼泊尔抗震救灾中国政府医疗队,震后48小时即赶赴尼泊尔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卫生防疫等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援外队员继续教育项目,已经举办两期;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编写了首部《援外医疗队葡萄牙语言培训教材》,填补了我国葡萄牙语医学教材的空白……
如今,四川省卫生援外走过了40年,希望四川省的卫生援外工作和援外医务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责任和担当,继续书写四川省卫生援外新篇章。(石晓 图片由省卫生计生委提供)
责任编辑:杜雨洲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