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过年|锣鼓铿锵听乡曲 最让人魂牵梦萦的乡野民俗

10.02.2016  18:37

    过年了,闹腾的舞龙舞狮,夸张的踩高跷、扭秧歌,或者简陋舞台上的草根川剧,是历经繁华的今人越来越怀念的“乡曲”。龙腾狮跃寄托了对五谷丰登的祈盼,原生态的花灯、秧歌,张扬传承的是祖先们鲜活的人生。乡曲,其实就是一曲乡音乡情的故土恋歌。

民俗表演队在街巷巡游。﹙资料图片﹚

乡野民俗最让人魂牵梦萦

    1月30日,在成都工作的阆中姑娘宋睿提前买了5张回老家的动车票。除夕这天,她将带着一大家人回家过年,“每年春节,阆中古城的民俗活动都很热闹。我们可以在街上看逗幺妹,看‘张飞’巡城,抢‘春节老人’发的红包……看到原汁原味的舞草龙、舞狮,就找到了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20年前民俗简陋却炽热

    在宋睿印象中,小时候物质和娱乐的匮乏,让每次过年都变得无比令人期待。“尤其是从大年三十到正月间,除夕夜一大家人围坐一起看春晚,困得眼皮打架了也要听完李谷一的《难忘今宵》。第二天一大早,不用妈妈催就主动起床吃汤圆,然后穿着新衣服迫不及待地进城看巡游。

    在阆中,20年前春节民俗活动简陋却炽热。宋睿回忆起儿时,她最爱看的舞狮和舞龙,就是同村的几个普通农民表演的,“我记得他们的道具很旧,狮身的布面绒毛掉了很多。两个表演者也没有专门的衣服。每当他们高举狮头时,就会露出蓝布裤子和胶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全心投入到表演中。随着大头娃娃的逗弄,他们的狮舞得虎虎生威。大冷的冬天,两人一场狮舞下来,头发尖尖都在滴汗水。但是我至今仍记得他们取出道具后脸上张扬的笑容。”至于各种舞龙,同样简单而精彩。宋睿回忆,“草龙就用稻草捆扎,板凳龙直接在旧板凳上罩一块彩绘的布,大家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阆中春节文化专家马凯的记忆更远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阆中古城里每年春节都要组织企业职工、街道居民和当地农民组成表演队伍游行,可以看到舞龙、舞狮等精彩表演。“除了古城,周围的乡场上也要搞。”这是一种全民参与的热闹。宋睿说,“我一个喜欢热闹的叔叔参加过踩高跷,甚至我还看到过一个同学的妈妈涂着夸张的红脸蛋在表演队伍中扮演蚌壳精。那时候,涌到街上看表演游行的百姓人山人海,我们一大群小孩往往从游行最开始的地方,一路尾随队伍走到最后。直到人家收工了,还觉得意犹未尽。

    传统年味在古城复活

    大概从10年前开始,电视上的春晚开始被抱怨越来越难看了;城里的庙会汇集了变脸、吐火、舞龙舞狮等各地特色节目,还是有人觉得不如儿时的草根演出好看。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阆中古城开始把民间的特色民俗表演一一收集,帮助人们找回儿时的回忆。

    马凯说,像“亮花鞋”、“逗幺妹”这种民俗,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旧社会未出阁的女子,鲜有在外露面的机会。但正月间,她们就可以穿上新衣、花鞋,赶场上街。通过她们的衣着,不仅可以看出女子的手工,还能看出家境如何,很多到了适婚年龄的后生,便可借此机会觅到门当户对的婚事。”现在的女子已经不用再秀女工以示心灵手巧了,但这种传统民俗却在阆中老观镇保留了下来。每年的“亮花鞋”活动总能吸引无数游客,而城区商铺出售的各式花鞋,也成为游客的最爱。

    在阆中古城表演的“逗幺妹”也是一种有趣的民间歌舞:女子身着古装站在“轿子”里,一旁的男子则插科打诨,手舞足蹈,目的就是把幺妹逗笑。这种类似真人秀的表演中,歌声、欢笑声一片。宋睿也感叹,她在成都也没少看演出,“各种演唱会、话剧、芭蕾,比老家这种坝坝演出精彩多了。然而过年的时候看看这些民俗节目,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和它们相连的正是回荡在心中的乡曲。

    向“春节老人”讨祝福

    对孩子们来说,在古城不仅可以看到新奇的表演,最大的诱惑是可以抢到现实版的红包。马凯说,早在西汉时,阆中人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确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该历法被汉武帝采纳至今,因此在阆中民间,历来尊落下闳为春节老人。最近几年,阆中古城开始推出“春节老人赐福”活动,而这项活动最大的亮点便是抢红包。“春又来,节又到,春节老人给大家拜年了……”宋睿的孩子已经能背诵春节老人巡游时的口号。因为伴随着这一声声吆喝,“春节老人”们就开始一路发红包,五角、一块、两块不等,顽皮的孩子便跟随着老人一路讨要红包。阆中文旅公司副总经理高静表示,春节老人每天6轮出游,每一轮发的红包总金额也只有1000元。但对宋睿和更多期盼活动的民众而言,这种形态和以前民间艺人走乡串户送“”字极为类似,“抢了多少红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抢到了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