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南溪区一位80后女孩用泥鳅构筑起的创业梦

09.03.2015  19:23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刘昌盛 刘正聪) 初春的清晨,春寒料峭,在宜宾南溪区仙临镇合众村的大山深处依旧散发着刺骨的寒冷。此时,张冬梅和往常一样,正拿着水质测试剂在池塘边认真地观察着水质,不时抬头望望青翠的苍山和点缀其间正在绽放的油菜花,眼里充满着憧憬。

回首一年多的创业历程,有艰辛和苦难,汗水和收获伴行。望着如今珠链成片的泥鳅池,张冬梅坦言,心中满满的欣慰,深感一切都值得。

用满腔的创业激情,在青山绿水间构筑着梦想

张冬梅一位80后女孩,山东经济学院毕业,长相清秀,身材娇小,让人很难想象她有着如此大的能量,“驾驭”着120余亩的土地。

张冬梅

2010年,张冬梅大学毕业,和其他莘莘学子一样,想用所学之长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先后在山东、重庆等地做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工作,出入写字楼间,享受城市白领生活。

工作久了,就想自己创业,想回到家乡在青山绿水间实现自我。”怀揣创业梦想的她,日渐不满于平凡的生活。虽然从小就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来到了城市生活,但家乡的风景时常展现在她的脑海,回乡创业的想法也一发不可收拾。

可如何创业?项目无疑是关键。依托家乡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父母常年养殖泥鳅的技术,张冬梅把创业项目放在了泥鳅身上。

2013年,张冬梅一家回到了家乡。可一到村里,家已破败不堪,崎岖的山路杂草丛生,创业的路似乎更加艰难。“村上外出打工的比较多,人烟稀少,比较萧条,正因如此我们村上才更要发展、更需要项目。”眼前的情况,更加坚定了张冬梅创业的心。

辗转1100余公里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四处奔走联系工程机械场平修路、设计修建养殖板房……这一翻功夫下来,孵化泥鳅苗的各种水池建好了,可当初白嫩的“软妹子”也变成了“女汉子”。“活干多了,权当锻炼,病痛还少一点。我现在连蛇都不怕了。”张冬梅笑呵呵的说道,山里蛇比较多,夏天经常看到,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可看着女儿日渐晒黑的皮肤,母亲丁华芬暗地里心疼得不得了,“一天到晚都在池塘里,你看皮肤晒得好黑嘛,看着都心痛。”。

当看着女儿执着的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虽然心中有万般的心痛,父母也就坚定的支持女儿在这青山绿水间挥洒着汗水。

把如花的青春盛开在连绵的青山上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初荒败的景象焕然一新,从山上引来的汩汩清泉不停的流到紧挨着的一个个池塘里,不时雀跃水面的泥鳅好似跳动的音符,落日的余辉下,似乎在山间奏出了天籁之音。看着眼前的景象,对张冬梅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更让张冬梅高兴的是,当初的付出有了现实的回报。“我们生产水花的能力在1000万尾/次、寸苗100万尾/次,成鱼年出水6—8万吨,年收入可达到120万元左右。”张冬梅说,按照目前养殖场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每年的投入大概在30万元左右(除去一家三口的工资),一年的纯利润在90万元左右。

随着养殖场的日渐发展,为了提高泥鳅苗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张冬梅也在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并在父亲丰富的泥鳅养殖经验的帮助下,完善了传统“静水自然交配”孵化模式,将泥鳅的受精率提高到了95%以上。“目前,我们自助研发的活水孵化器‘V’型培育池技术正在申报发明专利。”张冬梅说,这个技术的创新,使泥鳅的成活率基本提高了40%左右。

自己的养殖场办的风生水起,可当初想通过创业改变家乡面貌的的初衷没有变。因此,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应势而生。目前,已有20多户农户和她达成了意向性合作协议,准备进行泥鳅饲养。

自己当初的创业梦渐渐在这连绵的青山间变为现实,下一步的发展同时在张冬梅的脑海中勾画出了轮廓。“把稻田和泥鳅种养配套,种植梅花和特色水果,新建农家乐,发展观光农业和体验农庄,带动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