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社区进化论

23.05.2014  09:32

我们想达到的目标是,即使你今天失恋了,也可以给你推荐一款治愈系的美食。如果能达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有很大的飞跃。

——豆果网创始人王宇翔

5月16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第5集刚完成首播,片中人物董翠华提供的“大盘鸡”做法,就出现在了豆果网和其手机应用豆果美食上。

前一段有本科幻小说《三体》很流行,其实里面说的道理很简单:高维文明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它进化程度更高。在创业竞争中不断领先,就要有更高的进化能力。”学计算机出身、有过出版业工作经历的王宇翔,刚刚带领豆果网在去年底完成了第三轮融资,豆果网估值已接近10亿元。他坚持认为,从吃货社区入手,可以撬动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前提是进化速度要快,与《舌尖2》的合作,是进化中的重要一环。

舌尖上的异质

和第一季相比,《舌尖2》有很大区别。第一季是日播,一周就播完了;第二季采取了周播制,连播8周。播出方式的改变,能让吃货们在更长时间里保持兴奋,也为合作方豆果网带来了不少益处。

早在开播之前,豆果网就已经得到了《舌尖2》全部8集的相关信息,包括每一集中涉及的菜式、食材及菜谱。这让豆果网能在第一时间提供吃货们需要的“私家做法”,董翠华的“大盘鸡”就是一个例子。

在王宇翔看来,与《舌尖2》的合作“激动人心”。首播当天,豆果美食下载量即超过100万,安卓系统用户日活跃数增长了17%,苹果系统则增长了40%,“合作对户使用量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时下最受关注的国产纪录片,《舌尖2》俨然已成为一个颇具商业价值的品牌。“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具体的金额,但肯定是大几百万的规模,”谈到和《舌尖2》的合作费用,豆果网创始人王宇翔说。一个还在创业阶段的菜谱类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在与纪录片的合作中如此大手笔投入?

除了品牌影响力、带动人气、定位契合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豆果网之所以选择与《舌尖2》合作,还在于其内容能帮助豆果网在同质化竞争中走得快一些。对于新用户来说,如今的几家大的菜谱类社区网站(也可以说是吃货社区)区分度并不高:不仅功能类似——按食材和菜式搜索,展示各类流行和功能型(比如降血糖)菜谱榜单,用手机上传烹饪照片等功能都已是“题中应有之义”,就连用户互动和使用界面也大同小异。

在同质化的氛围中,如何增加用户的黏性?是让王宇翔费脑筋的问题。早期他可以利用界面的设计和手机上传照片等功能的开发,但在竞争日趋激烈之后,他决定要在差异化的内容上做文章:独家使用国内一些美食达人的菜谱;与国内老牌母婴类杂志《父母必读》合作,提供营养专家的建议。“此外,还会根据用户的喜好,专门定制一些好的内容,‘舌尖’是一个例子”,王宇翔说。除了使用纪录片的品牌和内容,豆果网还组织用户自己制作“舌尖美食”,并上传制作过程,在复刻的同时提供私家经验,比如,家常版切糕、飞鱼籽酱寿司之类。

内容上的差异很重要,但王宇翔认为,这只是进化的第一步。

从菜谱进化到食谱

菜谱类网站与应用,对接的是需要下厨的用户。可当下的年轻人——或者说吃货们——还会学着下厨做饭吗?他们的吃饭问题是不是都在饭店解决了?

王宇翔不这么看。他说,这从产品就可以看出来。和在饭店吃饭有关的产品,除了大众点评,没几个活得好的。

吃货们会在家下厨,也有学习厨艺、钻研菜谱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和前辈们有了明显的区别。

在食材方面,更加丰富的选择制造了更多创新空间。上一辈人受制于物资匮乏和物流困难,下厨只能运用有限的食材,比如北方冬天只有白菜、萝卜、粉条、土豆,做菜的花样自然受限。而随着线上线下渠道的发展,天南地北、各式各样的食材更容易买到,吃货们也更愿意尝试新花样。这从“舌尖”播出后相关食材的网销量大增就能看出来。

而且,人在家待的时间越短,越需要借助下厨找寻在家的幸福感。《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舌尖2》的首映式上说,做饭是人每天可以主动掌握幸福的3次机会。我觉得说得特别有道理。”王宇翔说。

尝个新鲜与体验幸福,是推动吃货们学习厨艺的新需求,而这种需求已经无法通过传统方式来满足了。

过去学下厨主要靠看菜谱、看电视和父母传授。但现在这些传统的学厨方式都在逐渐萎缩。

2007年,眼看着菜谱书没人问津的王宇翔,就开始思考用互联网来解决这一问题。

他说,互联网的特点是碎片化,但可以随时随地。用户不再需要翻书、等着看电视节目,拿着手机,随时都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吃货社区中,除了有菜谱,还有用户的互动和交流,用户和内容都是活的,可以增加学厨的趣味性。

基于这些看法,王宇翔觉得豆果网的定位需要从菜谱进化到食谱;不仅提供家常菜做法,还要教吃货们做更创新的东西,蛋糕、甜点,煲汤、自制红酒,“只要不是药品,都能做”。

终极大招靠推荐

在内容上可以追求独特,在品类上可以扩展,但在同质化的环境里,进化最终还是要靠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

王宇翔说,在同类产品中,我们是第一个在使用版本上做智能推荐的。“我们想达到的目标是,即使你今天失恋了,也可以给你推荐一款治愈系的美食。如果能达到,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有很大的飞跃。

所谓智能推荐,就是基于用户的性别、年龄、所在的地区、甚至天气,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菜谱。

每一个用户的使用习惯,豆果网都会有记录,并可以依此逐渐掌握用户的偏好。“对一个母亲,我们会通过大数据推荐更精准的儿童餐菜谱给她。南方的夏天很热,但是某地连降暴雨,我们就不会向雨中的用户推荐冰激凌,可能会选择姜糖水之类的。”王宇翔说。

现在,豆果网的手机应用已经开始了智能推荐的初步尝试:“一行一味”,针对12种不同职业的特点,推荐相应的进补食谱。但这种超前的尝试必须基于对用户口味的了解,需要不断试错,初期肯定会影响用户体验。

王宇翔认为,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智能推荐对所有大数据的产品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果不经历这个‘猜用户想吃什么’的过程,就永远都不可能真正脱颖而出。

第一个吃螃蟹,需要勇敢,也需要实力和眼光。

在完成额度分别为1000万元人民币和800万美元的融资之后,豆果网去年底得到了高瓴资本的第三轮融资,估值接近10亿元。王宇翔说,现在豆果网的资金储备还是很充足的,即使一分钱不赚,过上三四年也不会倒掉。

现在,豆果网已经开始和部分生鲜电商与厨电品牌合作。

在商业模式上,王宇翔认为将来豆果肯定能撬动厨房经济。“厨房是一个大家肯花钱,而且会重复购买的地方,蕴含的市场空间足够大。关键是要有技术带来的竞争力”。

王宇翔说,《三体》里的高维文明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它率先进化到了更高的水平。创业的本质也是对自身进化的考验:进化得足够快,就能走到市场前面,否则就会被淘汰。无论是商业模式、产品模式还是渠道模式,一定要做超前的事情。

大家都在谈小米,也是因为当初它的“0渠道”很超前。(经济日报记者 张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