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清代古宅被拆 官员称若不全留也保存砖瓦

24.09.2016  07:40
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宅。 - News.Sina.com.Cn
被拆古宅现场。 - News.Sina.com.Cn
未拆除的房屋依然可以看出它的秀美。 - News.Sina.com.Cn
来源: n.sinaimg.cn

  原标题:朝阳凌源文管所:最大限度保留古宅(图)

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宅。

   新闻到底:《近300年清代古宅该不该拆?

  新闻闪回:人字形的屋顶,青砖灰瓦,木制门窗,墙角精美的浮雕……随着轰然一声巨响,这处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清代民宅的屋顶被挑落,市民及业内人士纷纷感到惋惜,劝阻施工队暂缓拆迁,希望能够保留下这处凌源市唯一的清代古民宅。当地文管部门实地考察后结合县志等材料得出结论:没有保存价值。

  昨日关于凌源市姜家园子近300年古宅面临拆迁一事报道后,引起当地市民和网友的广泛热议,也引起了当地文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管所孙姓所长表示,将最大限度保留古宅,如果不能全部保留,也会将拆下的一砖一瓦保存下来。

被拆古宅现场。

   网友建议保留古宅

  昨日关于凌源市姜家园子近300年古宅面临拆迁一事见诸报端后,市民和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网友小桥流水:我国古代建筑学者曾说,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和诗篇,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点什么。

  网友花开盛夏:这要是放到大城市,就算没有名人居住过也价值连城,我家这边就有好几处这样的房子,但是也在拆迁中,可惜啊。

  市民马女士:这片老宅小的时候经常来玩,里面的房屋和景色和院外的完全不一样,感觉像穿越了一样,但是后期有些房屋有改动,只有少数几间还保留着原来的面貌。

  记者昨日再次来到姜家园子,院内凌乱不堪,遍地碎石破瓦,有些院门已经打开,进入后发现,有的房屋虽然在外观上看还是老宅的外貌,但其中也已经被装饰过,一间房屋的厨房部分贴满了白色的瓷砖,屋内的墙壁上涂上了白色的涂料,内部和现代住宅已经别无二致。

  拆迁现场还不时有市民前来拍照留念,“留点照片吧,以后拆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市民刘女士一边举着手机拍照一边说。

  还有一位30多岁的小伙在院落中捡拾瓦片,他对记者说:“听说老宅的房瓦放在自家能有好处,所以来捡几块。

未拆除的房屋依然可以看出它的秀美。

   小时在墙上乱画遭训斥

  记者在现场还见到了姜大全的女儿姜女士,姜女士说,她看到报道后心情很激动,特意来到故居再看一看,留几张照片。

  姜女士说,她从小就是住在这个院子,几位爷爷分别住在附近的其他院落,后期四爷爷家的院子又分给了别人居住。

  姜女士回忆,她小时候,院中还保留着清代建筑的风格,青砖铺地,木门木窗,老式土炕。门厅前还有几级高大的台阶,院落也很大气。小时候也没感觉自家的院落有多特别,但是同学和小伙伴们总是愿意到她家来玩,说像公园一样。

  姜女士说她小时候也像现在的小孩子一样,喜欢在墙壁上涂涂画画,但是爷爷发现后,会训斥她,爷爷告诉她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好好爱护,将来还要留给后人,代代保留下去。

  但是后来因为居住环境的原因,对房屋进行了一些改动,有的房间进行了扩建,有的在内部进行了简单的装修,贴上了瓷砖,涂上了涂料,所以有些房间已经变了样。

  姜家大院在战乱时期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凌源被日军侵占时,日寇也曾到此居住过,国民党的部队也留过宿。

   拆迁为给学校开新大门

  对于拆除姜家大院的用途,凌源市政府给出了这样的答复:为毗邻的实验小学开辟新的大门,目前学校大门在主干道,学生放学有安全隐患。

  昨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凌源市实验小学门前,学校的大门开在市府路边上,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将路口堵得水泄不通,私家车也停满了路面,有的家长接完孩子后,车被堵在里面,只能原地等候外面的车开走后再离开,场面有些混乱。

  凌源市政府的相关领导表示,拆迁是为了解决实验小学学生上下学的接送问题,拆迁工作结束后,在原地将建起一个学生通道,还有一个广场,方便接送孩子的家长停车,这个新大门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小的街路,不会对主干道造成交通影响,也给学生上下学提供了安全保障。

  对于姜家大院的去留,市里此前已经开过专题会议研究过,听取了文管部门的意见,还将再次会同文物部门研究决定下一步的工作。

   文管所:尽最大努力保留

  凌源市文管所孙姓所长昨日表示,早在2009年文物普查时,他们已经对姜家园子进行了勘查,但是那时院落已经有了很大改动,保留原貌的地方已经很少,很多房屋内部都是现代的风格,已经看不出原样。

  “此前的工作和调查并未发现姜家的族谱,所以综合了凌源最早的县志《塔子沟纪略》以及其后的文献得出了姜家大院并无保存价值的结论。”孙所长说。

  但是姜家提供的族谱说明了这套老宅的历史,孙所长表示将最大限度地保存现有老宅的部分,对留存得比较完整的院门和房屋争取予以保留,破坏得比较严重的地方争取留下比较有代表性的砖瓦,雕刻得精美的石墩墙砖等及时沟通其他部门,严格看管,避免流失,日后保存在库房之中。

  由于条件的原因,凌源市并无专门的场馆展示文物古迹,孙所长表示,等待日后建起场馆后,会将这些东西展示出来,供市民参观。

   辽沈快评

   权威的考证和论断才能服众

  凌源唯一一处300年清代老宅子是去是留?几天来牵动着当地居民的心。

  在居民们的建议下,施工人员已经暂停了工程,并将已拆除的木料整齐地摆放在一起。工人也和居民抱有一样的期望:在详细论证后是否会有保留或部分保留的转机?

  他们希望保留的原因无外乎与老宅常年相伴的情感和它蕴含的研究价值。

  不得不说的是,文物之所以为文物,它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因为其无法重新创造而变得弥足珍贵。

  大家对老宅有文物般的期待,这也凸显出当地人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极强,这无论如何是值得赞许的。

  但到底是不是文物?有没有保护价值?并不应仅仅从年代、外观或感情来简单认定。一旦确定没有保护价值,是不可与城市规划相悖的。

  必须明确的是,考证和认定要经得起推敲,且应由专业部门及人员统一完成。

  就像《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那样: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并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对普查中发现的文物予以认定。

  这也是为什么当文管所拿出的资料最近时间节点为2014年时,同样遭到居民的质疑一样。

  其实问题远非老百姓的感情判断与专家的专业判断有差异那样简单,只是大家希望有更权威的考证和论断才更加服众,最终达到保护、规划、情感的完美契合。

责任编辑: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