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本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班子凝聚力、解决问题、洗涤领导干部思想灵魂的金言良言。但也有个别民主生活会沦为多次彩排后的“完美话剧”,本该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参会者遮遮掩掩,生怕“伤人害己”。据某市组织部门负责人说,该市党员领导干部在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中,就个人不足问题,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写了自己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就单纯的个体而言,这或许是剖析人真实的反映,但放大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我们或许就应从“百分之八十”这组数据中联想到一个深层的问题——民主生活会是否已经发生“变异”。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及有关规定,各级党的组织每年至少应定期召开两次以上的民主生活会,其目的是要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员认真查找自身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最终达到找准差距,改进不足,共同提高的目的。然而,目前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一些地方和一些单位的民主生活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单纯的“走程序”、“完任务”的会,甚至成为了“摆功会”、“庆功会”。在个人的剖析材料中,很多人都是用大量的篇幅、众多华美的词躁来表达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却不过略略数语,所占篇幅大多不到全文的十分之一,而且尽是学习不够、调查研究不够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官话、套话、废话。对别人的批评,尤其是对领导或同级的批评,则更是难见一“诤言”多是无关痛痒的“希望”、“建议”之言,有的甚至是极尽奉承之能事,严重的违背了开会的初衷和目的。
民主生活会为什么会“变异”为“摆功会”、“庆功会”,其原因众多,但主要应有以下四点:一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从维护“权威”和“晋升”考虑,总想把成绩无限放大,把问题无限缩小。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别的党员自然也就讲起成绩来夸夸其谈,说起问题来避重就轻。什么学习深度不够,什么联系群众不够等等,隔靴搔痒,千篇一律。 二是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淡漠,对会上给自己提意见的同志,不是虚心接受,而是冷言相向或伺机报复。久而久之,敢讲真话的少了,谈成绩的多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生活会上一团和气。三是为开会而开会,会前大造舆论,会上大摆成绩,会后皆大欢喜。四是对会议“成果”的使用上存在偏差,以“文”取人现象较严重,对个人工作得失的评判过多依赖形成的文字材料,缺乏从实际工作中了解总结人的真实情况。
“变异”了的民主生活会对社会危害巨大、影响深远。一是失去了“诤言”。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是在学习中进步,在“诤言”中完善,在监督中提高。如果少了“诤言”,没了监督,一些人就会迷失方向,滑向泥潭。二是助长了不正之风。面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足,遮遮掩掩不去讲透,听不到批评,得不到帮助,这也是一些人走上歧途的主要原因。三是损害了党的形象。党员代表着先进和正直,如果沉迷“摆功”,冷落“诤言”,必会引起群众反感。四是助长了官僚主义、本本主义作风,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必将影响我们党的伟大事业。
(作者为四川省委党校第20期县处领导干部进修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