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攻坚 激发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活力——高山村寨有了旅游观光路
高山峡谷间的阿坝州小金县老营乡下马厂村,道路纵横交错。1月24日,村民何志绣等在一大片葡萄地里修剪葡萄藤,“路通了,下地干活骑摩托车,方便多了。”
下马厂村种植葡萄1200亩,是当地最大的葡萄基地。依托“交通+基地+公司+产业”的模式,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0320元,被评为“四川百强名村”。
通过交通攻坚,我省88个贫困县中,包括小金县在内的64个贫困县已提前实现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一条条农村公路延伸到高山,极大地激发了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活力。
村通水泥路,硬化入户路
50多岁的兰国华住在下马厂村海拔最高的一个小组。“以前不通路,下趟山要走两个多小时,遇到下雨天还弄得一身泥。”兰国华回忆说。2014年,村里修了通村水泥路,他家的入户路也硬化了,“现在上下山都坐车,方便得很。”
在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下,小金县实施交通定点扶贫项目41个,完成投资3.5亿元,改造危桥25座,新建农村道路15条115.6公里。
山高、谷深,修路难度大。对此,小金县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投工投劳,发动群众捐资投劳5300余万元、企业及社会各界捐资300余万元,一些通村公路修到了海拔4900米的高山村寨。
路通了,游客来了
沃日镇木栏村是小金县最大的高半山村寨,以盛产苹果而知名。
“以往路不好,下山卖苹果全靠肩挑背磨。”沃日镇党委书记杨敏告诉记者,2015年,县上对木栏村的村道进行改造提升,建成小金第一条沥青路面村道。“既方便了镇上3个村近千户群众的出行,又解决了上万亩苹果的销售运输难题。”
2016年9月,木栏村新建了一条2公里长的农村公路,村民们称为“二环路”。“依托苹果园,村里正在谋划搞旅游,这些路网将成为村里的旅游观光路。”木栏村村支书龙华贵说。
道路的改善,为当地贫困群众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海拔3500米的小金县日尔乡董马村,2013年通了水泥路,村民尝试种蔬菜,搞羊角花节。“去年,全村最多一天接待游客超千人,很多村民的农特产品在家门口就卖光了。”村支书杨金华说,去年,董马村脱贫摘帽。
公益岗位带动贫困户增收
路建好了,如何管护?“把管理权交给群众。”小金县公路局局长刘杰告诉记者,让群众成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体,同时采取自筹资金与政府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按每村每年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落实村公路养护基金,落实专人进行管护。
77岁的马全方是木栏村的道路养护人,“村道是我们的宝贝。”马全方说,遇到冰雪天,村民会自发前来清扫。
除了日常养护,阿坝州还通过设置村道养护公益性岗位,优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目前,该州已设立村道养护公益性岗位上千个,解决1000多户贫困户家庭就业问题。 (记者 徐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