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蔬菜 “吃与不吃”的选择题

21.04.2014  12:33

 
抽检

 

施肥

 

标记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里,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

 

4月13日,在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一位菜农在温室大棚里劳作。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吴柳锋)从5年前开始,家住成都芳华街的文女士就不买“反季节蔬菜”了。在菜市场内,她更愿意挑那些适时蔬菜、瓜果,甚至宁愿选择一些“歪瓜裂枣”。因为她觉得这种成色差一点的,反倒天然一些。

文女士的态度,代表着不少市民对反季节蔬菜的看法。

本月中旬,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了大棚蔬菜发源地——山东寿光。当地的瓜果蔬菜生长,已经脱离了人们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理解,大棚里更像是一个工厂车间。通过温度控制、人工授粉,蔬菜的大小、色泽以及产量,都在掌控之中。

这样的“蔬菜工厂”,让我们的菜篮子大大丰富。但同时,关于其“植物激素、农药使用”的质疑也开始在网络出现。

来自大棚的温室蔬菜,买还是不买?吃还是不吃?本报记者多方求证,试图解答市民们心中的困惑。记者直击蔬菜之乡的“挑战

山东省寿光市孙集镇有一个名为三元朱的村庄。1989年,该村两百多户村民在村党委书记王乐义的带领下,成功完成冬暖式蔬菜大棚试验。

顿时,“三元朱”这个名字闻名全国。据当地统计,在1991年后的10年里,全国各地超过70万人次到三元朱村学习大棚种植。三元朱村不仅成为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也被称作“大棚经济”发源地。

4月13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前往寿光三元朱村,探访反季节蔬菜的生长过程。 “玩棚”的人

我们自己也吃反季菜

从寿光城区到三元朱村约12公里的路边,白色大棚一眼望不到尽头。“这里基本上是种植黄瓜和苦瓜,从凌晨开始,排着队的卡车一车接一车地往外拉。”当地菜农向记者介绍。

44岁的王文忠(化名),是在三元朱村最早一批尝试大棚种植的村民。“两代玩棚,我自己都有20多年。”王文忠的大棚长75米,这些天每天能采摘近5000斤黄瓜,一斤卖1.8元左右。

在大棚内,王文忠的妻子正在浇灌土壤。记者注意到,黄瓜蒂上的花色分为两种,一种黄色,一种是深粉色。“那是我们特意用色素做的标记。”王文忠说,深粉色代表已经浸泡过植物激素。

这个不是秘密了,家家户户都在用。”王文忠说。至于食用后有无危害,他们也并不担心,“我们自己也吃这些菜啊,洗干净就好了。” 农药换着用

控制得当不会超标

4月14日11点过,在寿光国际会展中心不远处,菜农王翔和妻子正在大棚内为丝瓜喷洒农药。因为是第二年种植,王翔为哪种虫害该喷哪种药下了不少功夫,曾四处向老菜农求教。

与露天种植的应季蔬菜相比,大棚蔬菜由于棚内环境高温高湿,更容易招惹病虫害。为此,菜农也不得不更需了解蔬菜的“敌人”。

过量使用农药是揠苗助长,现在菜农差不多都知道要合理使用。”三元朱村的一位技术人员王先生说,一种农药如长时间使用,有的病虫害就会有了相应的抗体,自然也就起不到杀死病虫害的作用。

关键是对症下药,而不是乱下‘猛药’。如果在专业指导下找清原因,并严格按照规格使用农药,不仅可以有效治理虫害,残留也在安全范围内。”王先生说。蔬菜每天抽检

发现农残超标取消交易

4月15日清晨,寿光的蔬菜物流园内,蔬菜交易遍及每个区域。议价、过磅、装车……一切有条不紊。

这个时候,也是蔬菜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最为忙碌的时候,几名工作人员驾驶着电动车在物流园穿梭,时不时下车随机抽样,然后带回蔬菜检测中心抽检。

抽检出农残超标的蔬菜都不允许交易。”寿光市蔬菜协会副会长王志杰告诉记者,为保障蔬菜食用安全,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抽样涉及到物流园交易的每个品种。

主要是检测农药残留和有无重金属超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的检测结果将上报到寿光市农发局,一旦超标,将扣押该批蔬菜并受到相应处罚,其在物流园中的信用值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专家观点言过其实的“危害” 中国农大蔬菜学系教授高丽红:反季菜风险来自违规使用

对于坊间流传的反季蔬菜危害,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系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丽红认为言过其实。

高丽红说,不管是使用植物激素、农药,还是使用化肥,只要是按照规范的条件下,反季节蔬菜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事实上,植物本身自然授粉也会形成激素,但因为冬天大棚内的温度较低,菜农用一些植物激素来保证瓜果的授粉,提高坐果率,这其实也是设施栽培的一种配套技术。

她认为,反季节蔬菜的风险,只是来自于违规超标使用药物,“违规”二字才是关键。政府加强监管下,反季蔬菜和普通蔬菜一样,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安全专家刘文宗:

植物激素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西南大学教授、食品安全专家刘文宗说,我们都希望每天能吃到味道好、价钱便宜、种类丰富的蔬菜。但以前受生产条件制约,北方人到了冬天,只有吃白菜和萝卜。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的出现,避免了菜篮子种类的匮乏。

反季蔬菜使用的植物激素,属于农药范畴,且是低毒和微毒农药,其生产和使用跟普通农药一样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过量使用反而没用,甚至造成减产。

在经过植物的分解之后,最终产品上的植物激素残留量更是远远低于安全标准,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更为重要的是,植物激素在人体内起不了作用,因为人体内没有植物激素的受体。成都行动生产管理的“透明

天府之国四川,反季节蔬菜销量并不大。在着力打造蔬菜基地的成都彭州,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蔬菜生产监管体系,用透明化来确保吃得放心。

来自甘孜阿坝天然“反季菜”受青睐

近年来,成都彭州一直着力打造蔬菜产业,与北方蔬菜一到冬天就躲进大棚里不同,彭州蔬菜一年四季都露天种植,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大地菜”。

成都市农委种植处负责人介绍,成都的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这里的蔬菜源源不断地供给着成都,以及其他众多城市。由于成都平原冬季气温高于北方,因此蔬菜除了在温室内进行育苗以外,蔬菜都能够在自然环境下正常生长。因此与华南比,蔬菜病害较少,虫害也很少发生,这有效降低了农药的施放。

如彭州一样,四川蔬菜大多采用“水旱轮作”的模式进行生产。这种模式,也更有利于蔬菜无公害的模式生产。

成都市农委种植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气候适宜,成都市面上销售的蔬菜,大部分都是应季的本地菜。另外,还有一种天然“反季菜”很受市民青睐。“一般都来自甘孜、阿坝、凉山等地,那里气候比成都平原冷,蔬菜上市自然就更晚一些。

质量追溯有条码田间生产有档案

  4月17日上午11点,彭州濛阳镇三界碑蔬菜合作社的菜地上,绿油油的菜叶连成一片,一望无边。村民曾凡会站在田间,随便摘下了几株菜叶,放在手边的小篮子中。

  “不是为采来吃,这是每天农残检测的例行行动,要保证田地里的安全。”曾凡会走进农田边的农残检测室,里面摆满了各种试管、称量设备,以及分析机械。检测员麻利地操作起来。将一小片空心菜叶剪下来,剁碎后放在一个小容器内。在专业检测农药残留的仪器中电脑分析半小时后,得出结果——这批空心菜农残抽样检查全部达标。

成都市农委负责人介绍,彭州从2010年初开始建设蔬菜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目前该市已建成涵盖1个市级管理平台、14个镇管理节点、34个专合组织和1个专业批发市场数据采集终端的三级追溯管理平台。

通过推行质量追溯条码卡和建立田间生产档案管理,消费者可及时了解到自己消费的蔬菜情况。互动如何吃得放心说说您怎么看?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天”。食品安全,是每一个市民都会面对的问题。不论你是一名普通的食品消费者,还是食品生产者,或许都对食品安全,有着自己的各种理解和认识。

从今日起的一周里,“食品安全”将成为我们的热议词。如果你对食品安全有什么话要说,可以随时参与华西传媒集群的互动,为我们共同的食品安全支招。互动方式

1、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相关微博中留言评论,或私信@华西都市报;

2、关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信,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3、拨打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

4、进入华西都市网新闻频道(http://news.huaxi100. com/),在相关文章中点击“参与话题”进行讨论。新闻链接江西宜春:大棚装监控超市看直播

今年4月,江西宜春市在两个大规模蔬菜基地,3100亩范围安装的354个探头全面运行,通过视频监控,消费者在超市就能知道无公害蔬菜是如何种植、加工、包装上市的。

通过宜春几大超市的电子屏幕可以看到,东升公司、绿龙公司的蔬菜大棚、净菜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区域的镜头都实现了实时滚动,基地的自然环境、蔬菜长势、工人生产等情景,市民能够看得一清二楚。这样的“电视直播”,使得菜农在蔬菜种植时不敢有丝毫马虎,让更多消费者吃上放心菜。广东东莞:违规用药终止土地承包

为加强蔬菜的安全监管,东莞为全市1.3万多户蔬菜种植户建立质量安全档案,利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追溯信息系统对全市农产品生产单位、种养户基本情况及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实行信息化、网络化、动态化监管。

去年,东莞扩大诚信体系监管范围,将蔬菜、水果种植户基本信息纳入诚信体系监管。对违规使用药物的农户依法进行查处,对发现多次使用违禁药物的,督促其所在村委会依照协议书和承诺书终止其土地承包租约,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华西都市报记者吴柳锋余行摄影张磊

原标题: 反季节蔬菜 “吃与不吃”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