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平昌县实行五个“+”模式做好五个一帮扶

14.07.2017  10:51

 

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总体战,平昌县紧紧围绕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户脱贫的战略目标,实行五个“+”模式,不断增强“五个一”帮扶实效。

“点面结合+精准选派”全覆盖落实帮扶力量。 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要求,全面动员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符合条件的党员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全县14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落实了1名县级领导,1名第一书记,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农技员;251个2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每村落实了1名第一书记,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其余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均落实了结对帮扶责任人;全县11860名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38240户贫困户,实现“100%的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100%的贫困户有党员干部帮扶”“两个100%”挂包目标。

“问题导向+任务分解”压紧压实帮扶责任。 建立“五个一”帮扶“三张清单”工作机制,强化帮扶责任落实。对照“问题清单”向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村挂联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干部每月发送“工作提示函”,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对照“任务清单”严格落实帮扶力量到村到户时间、次数,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驻村工作台账,撰写驻村干部工作日志,确保认真履职尽责,对照“责任清单”,逐项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对驻村帮扶搞形式、走过场的单位或个人严肃问效追责,确保帮扶效果。每两月召开1次“五个一”帮扶力量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五个一”帮扶工作推进中的重难点问题,确保帮扶工作开展有力有序有效,落实落细落地。

“履职培训+后勤保障”解决驻村畏难问题。 对新任、轮换、调整的驻村干部,以乡镇为主体,集中开展岗前培训,对驻村帮扶阶段性重点工作,由“五个一”帮扶牵头单位统筹抓好专题培训,同时通过实地参观、网络交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等,不断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县财政按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预算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帮扶单位按规定报销派驻干部的交通、生活补助费用,并为第一书记购买人身保险、安排培训学习、定期组织体检,乡镇力所能及的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正常开展工作,为帮扶力量安心驻村、放心工作、决心干事营造良好氛围。

“常态督查+正面激励”力促干部主动作为。 分“六大片区”组建督查巡查组,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不落实、推进情况差的单位或个人先通报,整改不力的再约谈,年内连续通报2次以上的,帮扶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向上级党组织作出书面检查,相关责任人当年不能评先选优,情节严重的问责处理。严格落实驻村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建立驻村干部互动交流微平台,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优先平级重用、优先晋升非领导职务、优先确定为后备干部、优先调动使用、优先聘职转岗,进一步激发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内生动力。

“产业发展+志力扶持”确保如期脱贫奔康。 实行“支部+X+贫困户”的党建扶贫新思路,依托脱贫攻坚“六大片区”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茶叶、花椒、核桃、莲藕、巴药、水产养殖六大产业,采取“5+1模式,大力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五小经济园”,拓宽增收渠道。以“农民夜校”和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开展“感恩、奋进、自强”三大主题教育,不断增强群众战胜贫穷贫困,改善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驻村帮扶规划制定、帮扶资金管理、帮扶项目建设,尊重贫困户意愿和民主权利,充分调动贫困户自我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目前,“五个一”帮扶力量共办理各类实事8000余件,涉及资金2300余万元,协助开办“农民夜校”6500余班次,指导帮助1.2万余户贫困户发展果蔬、药材、鸡鸭等“五小经济园”新建村级党员活动室99个、文化室105个、新村文化院坝60个、农家数字书屋40个,为全县2017年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巴中平昌县直机关工委)

 

我省落实非贫困村帮扶责任人26.7万多人
    (记者刘佳)8月14日,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广元旺苍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我省聚焦解决非贫困户帮扶问题,健全“三个一”工作机制,选派第一书记8200多名、农技巡回小组2700多个、落实帮扶责任人26.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