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出台政策精心服务企业
今年前十个月,厦门市财政总收入、地方级收入分别增长10.7%、12.3%,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一位,有望成为省内第一个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城市。同时,全市财政支出增长12%左右,反映财政政策积极发力,进一步释放厦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动能。
记者在近日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厦门市各区、各部委办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出台有力扶持政策,积极走访服务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力保障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政策给力 推动行业
从“制造”到“智造”
今年前10个月,厦门市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50亿元,投入超70亿元的扶持资金,有力促进厦门市经济稳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效益”二字,成本问题因此成为企业家们十分重视的问题。除了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技改投入外,企业对政府能否给予政策扶持也格外关注。在扶持资金的催化下,厦门的制造业正在迎来自动化、智能化的一轮浪潮,以先进制造业的市场需求为最大催化剂,厦门已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后,我们的生产工艺时效由原来的76小时提升到48小时,产能由原先的6万平方米/月提升到现在10万平方米/月,产值效益都提高了,非常好!”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余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2009年引入自动化设备以来,强力巨彩已经建成自动化生产线81条,累计投入超3亿元。
在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方面,厦门的政策十分“给力”。从去年起,市经信局开始对厦门市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机器换人”实行专项补贴,仅去年11个项目获取补贴约1900万元。集美区也出台政策,鼓励增产增销、实施“机器换工”,同时落实惠企政策,今年已兑现企业扶持资金5103.34万元,其中机器换人补助金510万元、转型升级补助金287.34万元,威迪亚、瑞尔特、思尔特、百路达等一批企业纷纷加入“机器人转型”大军。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厦门市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进程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示范带动 “产业升级”理念
融入招商环节
今年前10月,全市科学技术支出累计增长35.7%。科技支出快速增长,反映了厦门市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各项扶持资金兑现加速的良好态势。
“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高新区目前正着力项目带动战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培植稳固财源体系。”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的同志近日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他们通过建立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沟通机制,加强横向、纵向工作衔接,不断推动重大项目扶持与建设,电气硝子、联芯电子、天马微二期、三安LED和集成电路、ABB工业中心等建设全面增效提速,仅今年前三季度完成投资就已超过100亿元!这些项目投产达产后,将进一步增强火炬高新区乃至厦门的产业发展后劲。同样是以项目为载体,地处岛内核心城区的中华街道,也正逐步加快进行产业转型步伐。今年,借力思明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和举措,百度开发者创业中心、厦门腾讯创业基地、阿里百川创业基地等被称为“BAT”的三大互联网巨头设立的众创空间,纷纷落户中华街道辖区内,有力地促进了辖区创新创业发展。据悉,目前中华街道已引进软件、互联网企业178家,飞马里、车库咖啡等一批创客空间也在商谈。
“产业升级”的理念已经渗入了招商引资的环节。思明区中华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成灶告诉记者,今年,街道狠抓新兴产业招商,共引进融资租赁、股权合伙企业、股权转让项目、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类金融企业96家,约占全区的40%。
优化环境 高效精心服务
助推转型升级
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政府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更加自由便利的运行模式,在简政放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和创新性的改革举措。
政府高效精心的服务,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助推器。“马上就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近年来,梳理简化行政审批环节,提升工作效率,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产业扶持方式和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为企业发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成为厦门各级政府、各部门工作的主旋律。
今年1月至10月,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创新思维,探索多元投资融资模式,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多渠道筹集投入超200亿元建设资金,有力保障了各项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扶持了一批重点示范项目、龙头带动项目,设立4只现代服务业专项基金,共计扶持了21个项目;出台《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除了“给钱”,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各级政府也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政银协作力度,提升平台配套服务,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在火炬高新区,政府部门通过外引内培集聚各种科技创新要素,大力提升各类创新平台,加快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持续激发产业活力。截至目前,高新区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45家,占比全市35%,经认定的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超过80家,拥有清华海峡研究院等近20个集研发、转化、产业化等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