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博物馆热" 博物馆 正在成为四川人的文化客厅
丝路展现场。 本报记者肖雨杨摄(资料图片)
深冬天寒,天府之国的看展却热度不减。
1月7日,“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展出最后一天,近3000名观众赶来四川博物院观展,这场以印度和中国的150多件佛教造像雕塑精品为主的展览,共吸引了20万观众现场观展。
“博物馆热”也吸引了业界肯定的目光。1月2日,国内知名微信公众号“文博圈”发表《2017博物馆十大展览述评》文章,在成都举办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以下简称“丝路展”),名列十大展览之首。
2017年,堪称川人大饱文物眼福之年,从“丝路展”开始,成都各博物馆精品大展超过10个。精品项目多、展陈接地气、观众蓬勃生长的求知欲多方共振,令排队逛博物馆、网上晒观展照成为一时风尚,演绎出“博物馆热”的文化新景象。
博物馆,正在成为四川人的文化客厅。□本报记者吴晓铃
“双多”景象 排队逛博物馆成新文化现象
“拿破破Napopo”是《2017博物馆十大展览述评》作者,拥有23万听众的文博类知名博主、独立撰稿人。
在去年春节,他曾经打“飞的”到成都观看丝路展。他将丝路展放在了2017年十大展览之首。在他看来,本次丝路展无论是展览主题的提炼、展品选择,还是展陈手法的亲民以及面向公众娴熟的宣传推介,在去年全国举行的数百个博物馆临展中,都首屈一指。
以70幅敦煌壁画临摹精品、汇集全国72家文博单位200余件(套)精品文物的浩大规模,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天府广场上弯曲的看展长龙成为蔚为壮观的景象,丝路展创出了同类展观众人数新高的108万人次!
观众多!精品多!2017年四川博物馆展览呈现出了喜人的“双多”景象。
观众多——来自成都多家博物馆的数据显示:成都博物馆展期持续两个月的《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观展数量为57万人次;《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暨〈陈像·蜕变〉摄影展》,53万人次;宣传声势并不太足的四川博物院“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观众超过了20万人次;金沙遗址博物馆《玉汇金沙——夏商时期玉文化》特展,前往共享玉文化盛宴的也超过了30万人次。与此相对比的是,国内大型综合博物馆,大多一年的观众人次在200万左右。
精品多——这些大展展品高端,文化万千。既有彰显华夏悠久历史的夏商玉器,也有展示丝路文化的敦煌临摹壁画、丝路文物,以及国外的绘画、雕塑等精品文物。丝路展,200多件(套)文物几乎都是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展出了来自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共计243件(套),其中俄罗斯国玺、油画《彼得一世审讯皇储阿列克谢》、俄罗斯皇家宴饮瓷器、叶卡捷琳娜二世宝座等均属馆藏珍品。而“现代之路”展的莫奈《睡莲》真品更是价值两亿元人民币。
这些精品乱花迷人眼,频频引爆话题和热点。
“曾经我们最担心成都博物馆因‘丝路之魂’展起点太高,后继乏力。”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感慨,“现在看来,博物馆的热度、人们对高端文化的需求,远远超出了业内人士想象。”
多频共振 博物馆热创新了一种服务范例
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博物馆大热背后正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供给惠及全体人民的一个具体体现。
去年召开的省两会,推动更多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举办的这些精品文物,均是免费参观,受到热烈追捧。而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近刚刚宣布针对非纽约州居民收取门票费用。
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也成为四川文化惠民推手的一大亮点。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错延时开放,让一大批“上班族”晚上也有机会去逛这些高大上的展览。
“博物馆热”的多频共振,主角还有博物馆界从业人员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新创造精神,创新展出产品,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在7日的中印雕塑展上,成都观众杨丽萍是第二次前往观展,“我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和博物馆如此贴近。”在她的印象中,博物馆永远灯光昏暗、文物冰冷摆放、充满距离感,“但是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接地气了。”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放下身段学着讲故事。
李明斌告诉记者,丝路展,就是用文物讲述了一个四川与丝路的精彩故事,打开了一幅丝路文化的绚丽画卷。原本死气沉沉的文物,成为“叙述”主角。看不懂怎么办?除了现场详尽的免费语音导览,包括樊锦诗等大家在内的22场专业讲座,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敦煌壁画以及丝路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交流宏大背景。
在中印雕塑展中,不仅有免费讲解,现场还循环播放佛教文化传播短片,让观众直观了解佛教雕塑艺术的流变;为让观众了解殷墟出土的玉器历史,金沙遗址博物馆在“玉汇金沙”展期间,专门请出近年主持殷墟发掘的专家讲述商王后妇好的传奇故事……
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政府参事李明泉研究员的话颇具代表性,虽然说的是丝路展,也是四川博物馆热的注脚。丝路展的轰动效应,为文化领域如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提供了一种范例。“博物馆搭建起公众与历史文化的桥梁,而每一位观众蓬勃的求知欲,多频共振,共同制造了一场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