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举全市之力 打好扶贫攻坚战

09.09.2015  10:01

 

国贫县——南部县贫困地区农家子弟学习制衣技术。(扶贫移民局供图)

 

国贫县——仪陇县芭蕉乡村民郭勇发展养殖带动农民脱贫。


  

  经国务院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南充是革命老区,是人口大市,也是贫困大市,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在第二个全国“扶贫日”期间,南充将开展哪些活动?南充在扶贫攻坚工作上有什么举措、当前还存在哪些问题、下步扶贫攻坚工作打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了南充市扶贫移民局局长杨勇。

扶贫工作有成效
  华西都市报:近几年来,南充在扶贫攻坚方面作了哪些工作?
  杨勇:2013年以来,南充举全市之力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启动了新一轮扶贫攻坚行动:一是明确提出奋斗目标。按照“四年攻坚、一年巩固、一年提升”的要求,围绕“2018年基本脱贫、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确保全市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万人,实现129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二是全面细化工作责任。细化扶贫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市委书记、市长与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了扶贫开发目标责任书。三是率先制定脱贫标准。四是全力落实攻坚措施,出台“减贫攻坚实施意见”和“五年减贫攻坚规划”。
  华西都市报:南充的扶贫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杨勇:通过近三年努力,全市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全市发展粮油、果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200多万亩,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8000多个;新建农村村社公路7500公里,各类水利设施1500余处,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120万人,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5万人次,每年资助贫困学生3800万人次;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156个;使20多万人实现脱贫,为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扶贫工作任务重
  华西都市报:南充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截至2014年底南充还有54.89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全市户籍农业人口近十分之一。请问在南充在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还存在存在哪些问题?
  杨勇:南充是革命老区,是丘陵地区农业大市,也是贫困大市,当前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全市贫困人口有54.89万人,从致贫原因看,因病因残致贫占 61.7% ,因 缺 劳 力致 贫 占10.4%,因缺技术致贫占 17.9%,大多数是靠自身能力难以脱贫致富的特困户。二是基础条件差,改善任务重。我市贫困村和贫困户主要集中在位置相对偏远、自然灾害频发等生产条件恶劣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开发任务重、成本高、难度大。三是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一直处于全省市州倒数5—6位。四是上级投入少,自身财力弱。据统计,2011年以来,中、省给予我市的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每年总量在3亿元左右,每个贫困村项目资金仅为23万元左右、精准到户资金不足600元,这对于全市庞大的贫困群体无异于杯水车薪。
/展望/
形成长效机制扶贫工作常态化
  华西都市报:全国扶贫日一年就一天(10月17日),如何将扶贫日活动的影响延伸下去,使之成为常态化扶贫,达到长期扶贫的效果??
  杨勇:我们将深入持久地将“扶贫日”活动形成固定制度,长期开展,推进扶贫济困工作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当前,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扶贫,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广泛动员个人扶贫。二是深化定点扶贫工作。主动做好商务部、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定点扶贫仪陇、南部、阆中、嘉陵工作和省级20部门(单位)定点帮扶高坪、嘉陵、南部、阆中、仪陇、营山、蓬安七县(市、区)工作。三是加强“结对认亲、爱心帮扶”信息平台建设。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让社会各界在“结对认亲、爱心帮扶”信息平台上与贫困户自主选择、自愿结对。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可登陆“四川爱心扶贫网”(网址:www。scfpax。cn)自主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点对点、面对面地直接帮扶。
  华西都市报:南充扶贫开发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杨勇: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将举全市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攻坚意识,大力营造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认真落实精准帮扶的过硬举措,对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实施产业扶贫,力求尽快脱贫致富,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兜底保障,确保基本生活无忧,加快以贫困山区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市内公共优势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着力强化脱贫摘帽的保障手段。
  华西都市报记者 汪仁洪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敬铭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