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协委员建议:中心城区推行积分入户制度
“国内广东、上海等地从2010年起已经实行积分入户制,武汉市也将从今年起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入户积分制,成都也应该在中心城区推行这种入户管理制度!”1月9日上午,出席成都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成都市政协委员何立新表示,积分入户制有利于科学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优化入户人口结构,同时为外来就业者(包括农民工)提供公平机会。
成都户籍人口猛增带来负效应
何立新委员介绍,从2000年至2013年,成都市的户籍人口增加157万达到1170万,常住人口从1013万增至1635万,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529.54万人。人口总量迅猛增长,一方面说明成都仍处于旺盛的发展增长期,具有很强的人口吸纳效应,给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也带来负面效应,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基础设施供给压力增大、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不足,城市公共管理与安全形势严峻。“面对13年间常住人口总量接近50%的增幅走势,成都需要统筹思考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推行积分入户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合理确定大城市入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再次强调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何立新表示,成都已经属于6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应该考虑从严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成都购房入户占三分之二以上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的外地人入户门槛较低,主要有六种入户渠道:购房入户、学历入户、居住期满入户、投资入户、纳税入户、投靠入户,其中购房入户比重最大,最多的时候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特别是2009年我市降低购房入户起点标准,并取消购买社保等捆绑条件后,落户成都的门槛大大降低,只需要在城区购买70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或二手房便可办理3人入户,使购房入户十分“走俏”,许多外地购房者集聚成都,拉动外地人购房占据成都房地产市场40%以上。
“这种入户方式实际进入成都的大多是老年人,给城市带来的是非生产性人口,而大量在成都市工作、为成都发展创造价值的年轻生产性人口,在高房价前受阻,取得成都户籍却遥遥无期!”何立新指出,从成都优化入户人口结构的角度看,也需要对现有入户政策进行改革调整。
科学制定积分制入户政策
何立新委员提出建议:成都应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外来人口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合理设置外来人口入户指标,包括年龄、学历、社会保险、住房、专业、行业、毕业院校、和谐劳动关系、社会服务、表彰奖励、投资纳税、不违反计生政策、无犯罪记录、有居住证、社保缴纳凭证、劳动合同等,以及参与献血、参加义工、慈善捐赠等。将入户指标量化到具体分值,如果累计达到规定分值,外来人口就可以申请入户。每年设定一定数量的积分入户指标,在符合入户标准的申请者中择优入户。
外来人口积分制入户涉及面大、关联领域广、操作要求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实施手段,如指标如何设定、积分怎样计算、申报如何核实、入选如何产生等,都涉及到外来者和成都市民的实际利益,因此成都相关部门应广泛征求意见,并充分学习借鉴广州、上海等先行城市的经验,确保政策科学、执行到位。
何立新说,外来人口积分制客观上是提高了中心城区的入户门槛,对其可能的负面效应也要有充分的预判和应对。一方面要加大卫星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力度,完善其产业功能和居住功能,提升人口容量和人居水平,切实把制造、会展、仓储物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外迁到卫星城和小城镇,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全域一体发展,缩小周边城镇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与中心城市的差距,增强其对中心城市外溢人口、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和吸纳能力。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9日讯(记者 杜成 侯青伶 漆奇 代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