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千亿美元市场 四川钒钛产业能否乘势而起?
工作人员正在为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布展。本报记者田为摄
“电力银行”里,不到3000块“电池”就能装下紫坪铺水电站发的电
11月27日,全国钒钛学术交流会在攀枝花市举行。专业的学术交流让会场有些沉闷,面对一堆堆晦涩的术语,场下很多来宾连呼“打脑壳”。
不过,这样的氛围下午一开场便告终结。中科院张华民研究员一场关于钒电池的报告,让很多人来了精神。演讲完毕,直到走出会场,都还有人追出去发名片。
张华民讲的钒电池不是普通的电池,而是能够将大型风力或太阳能等发电厂的电力储藏起来的大型储能电池,也可以形象地称为“电力银行”。
让现场听众感兴趣的是,这种电池未来10年的市场空间预计高达千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这种电池所必需的材料——钒,正是攀枝花的特产。千亿美元的市场,四川钒钛产业能否乘势而起?无限的遐想,在会场内外升腾。
“肚量”巨大:
1200块钒电池
可装下凉山州全部风电
钒电池储藏电力的能量有多大呢?张华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当前,四川凉山州投产的风电装机量不过300兆瓦,按照一个兆瓦需要四个标准集装箱大小的钒储能电池,也就是1200块标准集装箱大小的钒电池就能把当前凉山州所有投产的风电站的电力储存下来。即便是紫坪铺这样装机700多兆瓦的水电站,不到3000块标准集装箱大小的钒储能电池也就能将其所发的电力储藏下来了。
此前,制约国内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生产过程的不稳定性,这直接造成大量新能源电力浪费甚至被抛弃,进而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弃风损失的电力高达200多亿千瓦时,足够四川全省用一个多月。
钒储能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最大的好处就是储藏电力的能量巨大、寿命长。这就让大规模电力的储存变成可能。把原本只能放弃的电能储存下来,等到用电高峰时再输送出去。这样,不仅节约大量能源,也更加环保。
“钱景”喜人:
全球市场有望达千亿美元
直接带动钒产业
钒储能电池的市场有多大?张华民算了一笔账。目前,储存1兆瓦时电能的钒储能电池的市场售价在500万元人民币左右,换算一下,如果要造一块有能力储存紫坪铺水电站电力的电池,大约需要30亿元人民币。而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全球钒储能电池的市场空间至少可以突破1000亿美元。“储存一度电,大概需要多少钒呢?”在现场,攀枝花的企业家直接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抛给张华民。
接着算账。储存一度电,大约需要40多升的钒电解液,其中包括9公斤的五氧化二钒。如果紫坪铺水电站满负荷发电一小时,产生电力75万度,那么大约需要的钒储能电池中,就要使用近7000吨的五氧化二钒。仅仅把这个数字扩大十倍,就是7万吨的需求。而当下,攀枝花市钒制品的年产量也不过几万吨。
“挑战”重重:
成本、体积、体制
钒储能电池面临多重挑战
蛋糕诱人,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挑战很大。”面对记者,张华民表示,目前制约钒储能电池产业发展的困难还有很多。最大的障碍是成本和体积,1兆瓦钒储能电池的生产成本高达500万元人民币,体积大到四个集装箱,即便是今后大规模生产后,成本降低到250万元,也是多方无法承受之重。
“更大的障碍在体制。”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制约钒储能电池的另一大障碍是当前的电力体制,当前,电网公司收购火电和水电的成本远远低于风电和太阳能电力,在此背景下,他们对于发展储能电池积极性不高,宁愿弃风,也不愿意出钱建储能电池。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对现行电力体制进行改革,并用法律手段,保证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鼓励大容量储能电池的发展。
□寇敏芳 本报记者 梁现瑞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