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述评

07.03.2014  12:22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党领导和推动的改革事业越是向纵深推进,越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从政绩考核告别“唯GDP”到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从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到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字当头,进一步深入展开。

                培养选拔好干部 改进考核“指挥棒”

                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并明确提出了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从此“好干部”成为党的建设领域高频使用的“热词”。近5个月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

                围绕新时期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突出信念坚定这个第一位要求,突出敢于担当这个必备素质,树立更加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新疆、西藏等地明确提出把政治上强作为首要标准,大力选拔在反分裂反恐怖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干部。

              ——很多地方提出大胆启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的干部,引导干部始终做到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

              端正导向、扶正抑偏。根据中央要求,中组部制定印发了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一系列规定提出:不能简单地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对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的干部终身追责;选拔干部不搞“凡提必竞”;使用干部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等。

            各地区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完善具体政策措施:广东、重庆等地积极构建体现不同功能区特点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天津等地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职位、范围和规模;上海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群众,发现和储备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

              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最根本的是构建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

              今年初,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下发,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标准条件、程序方法和纪律要求作了全面改进完善。随后,《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印发,着眼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使选人用人的总章程有了严格的配套措施。

              更加完善的选人用人和政绩考核导向,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驰而不息反“四风” 改进作风常态化

              北海公园内的乙十六御膳堂、上林苑饭庄等会所停业整顿;西湖景区内的吴山会馆、井外天等10家会所关停……一段时间以来,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成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新举措。

              过去一年多来,从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到整治“楼堂馆所的豪华”“节日期间不正之风”……党中央驰而不息反“四风”,步步为营抓落实,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用制度固化作风建设成果。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20”制度建设框架,涵盖预算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临时出国、会议活动、办公用房、领导干部待遇、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以及审计、纪律监督等各方面。

              2013年11月25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发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有了“基本法”,对于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1+20”制度建设已出台《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关于公车制度改革、关于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的意见、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办法等制度还将陆续出台。

              制度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据统计,中央纪委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在2013年出台了至少14部约束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制度规定,涵盖吃、住、行等各方面,不断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各地区各部门从中央八项规定入手,不断健全制度规定,党员干部普遍感到,强化作风建设的“紧箍咒”越念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

                制约监督权力运行 改进创新反腐机制

              2013年底,《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印发,要求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并提出将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

              廉政建设专家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发挥制度的威慑力,也将对未来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奠定基础。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的问题,中央相继就规范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认真执行干部退休、工资接转等出台制度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也不断强化制度措施,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针对一些“一把手”习惯搞“一言堂”,成为腐败“重灾区”的问题,不少地方和部门探索适当分解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山西规定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安徽将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国家海洋局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明确分工、保持制衡……

              为进一步拓宽和完善公众监督举报的渠道,中组部“12380”举报平台建成信访、电话、网络、短信“四位一体”综合受理平台,进一步方便群众反映选人用人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加强网站建设,开设举报监督专区。

              腐败如毒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强党对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明确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提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围绕中央要求,巡视工作改进方式方法,实行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关系不固定,建立巡视组组长库,一次一授权,选派有经验的办案人员参加巡视,提高了巡视质量和水平。2013年,中央巡视组对20个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巡视,发现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有价值线索比过去增加5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按照中央部署,惩治腐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马年春节过后,反腐持续发力,中央纪委监察部连续两天披露两名副部级官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2013年,中央纪委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调查的31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人。

            铸就坚强核心,引领追梦航程。

            随着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将不断增强,更好地承担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文章来源: 新华网 网站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