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发明十余年 泸州农民工造出智能抹灰机
罗永彬发明的智能抹灰机正在作业
四川在线消息(侯涛 四川日报记者 罗之飏) 纸笔尺等画图工具,钢材、钉子、切割机……这些简易的制作工具,就是全国首个申请自动抹灰专利的罗永彬搞发明创造时依赖的“宝贝”。6月16日,记者来到泸州市泸县太伏镇罗永彬家中,探访这位全国首个获得自动抹灰、贴砖机《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被誉为农民工发明家背后的故事。
不停留于干气力活 2003年就获专利
罗永彬痴迷发明创造,专注于科技研发,锐意改革创新,激情追逐创业梦想。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他,早在2003年就申请了国家专利,成为我国第一个申请自动抹灰、贴砖机专利之人。
只有初中文化的罗永彬,在16岁时就从贫困的农村家庭走出,到陕西西安建筑工地打工,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搬砖、拌水泥、抹墙等苦累活干起。说起抹墙的经历,罗永彬感触颇深。2002年那时都是人工抹灰粉墙,水泥易致手过敏、打泡、开口,又脏又累,工人们往往是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一天下来才抹几十个平方。
罗永彬不同于别人仅仅停留于干气力活、甘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在他看来,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头疼问题。“别人没想到的,我先行一步。”富有创新精神的他一门心思钻研,决心攻克这个难题。于是,他下功夫刻苦学习、查阅资料、研究机械、揣摩工作原理、画了一摞摞草图,经过反复摸索、实验,在2003年,罗永彬发明的自动抹灰、贴砖机,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填补了当时市场空白。
不停改进完善 打造抹灰机“升级版”
自动抹灰、贴砖机刚投入使用时,效果还不错,不用手工抹灰,而且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罗永彬就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机械抹灰作业是一次性挤压,遇到凹凸不平的墙面,灰就容易掉,且整平效果也不够好,还必须靠人工去处理表面整平工序,市场接受程度较低。因为资金短缺、人力不够,罗永彬暂时停止了对抹灰机的研发与创新。
但是,创新的梦想始终在引领着罗永彬的人生方向,2010年,罗永彬又忙着筹集资金和充实人力,开始新一轮的研发工作,思考并完善自动抹灰机的功能。自2010年以来,热衷于捣鼓“铁疙瘩”的他,潜心研发新产品,上网学习相关视频,请教机械工程师指导,在技术层面请专家论证,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如何改进抹灰机。2015年,罗永彬毅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抹灰机的改良和创新上。
试验过程中,罗永彬走了不少弯路,在机器制造的材料、工具、技术、性能的探索上吃尽了苦头。起初,制造机器运用线切割技术,手工打造,成本颇高,制造一台机器要2万多元。抹灰机机器重达600多斤,工人作业挪动、组装时很不方便、不灵活,他后来又将抹灰机机器改成200多斤的重量,挪动方便了,可又出现零件易坏、易变形,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机器太重、太轻了都不行,为达到最合适、最理想的效果,罗永彬在工地上反反复复试验,筛选使用钢材材质,最终探索出300多斤重的机器较为适宜。
在试验电机功率时,罗永彬也较上了劲,前前后后试验了40多个大大小小的电机种类,电机功率小了,达不到要求,就一次次递增试验、改进,罗永彬最终啃下了“硬骨头”,打造出自动抹灰机的“升级版”,成功发明了“多功能智能抹灰机”。至今,罗永彬已投入了100多万元,研发并制造出了完全适合于民用建筑内墙抹灰的机械成品——“多功能智能抹灰机”。
梦想不停 将走进央视《我爱发明》大舞台
“多功能智能抹灰机”克服了人工抹灰操作的不足,变手动为自动抹灰、刷涂料等,主要特点为高频震压,抹灰机料斗和刮灰板上分别安装了高频振动装置,达到震动的压料,震动抹刮,使之无空鼓、裂痕等现象;采用旋转式刀头作业,灰浆搅拌更均匀,刷出的墙面硬度更好,还可节省30%的水泥用量;机器的横杆能自由伸缩,尺寸可调节变化,能适应不同大小的墙面,通过智能操作,抹灰厚薄可自行调整,一次性能成型,抹灰和砂墙均匀、牢固,墙面平整光洁。
运用“多功能智能抹灰机”,突出的优势还在于抹灰效率高,现在3个人操作一台机器达到的工作量等于原来10多个人的工作量,大大节约了劳动力。罗永彬津津乐道自己的发明创造:“下一步,我还打算继续完善抹灰机功能,让抹灰机在墙上打磨抛光、雕刻图案等成为现实。”
罗永彬使传统的粉墙建筑行业彻底告别纯手工抹灰时代,他希望把这些发明推向市场,得到更好的推广和运用。罗永彬坚信“智慧创造财富”,醉心于他的“创意世界”,执着前行在发明创造的道路上,极富思考力的大脑时常迸发出许多奇思妙想。
一直爱看央视《我爱发明》栏目的罗永彬告诉记者,将带着自己的发明创新作品,带着“多功能智能抹灰机”,走向《我爱发明》大舞台,展示他的聪明才智,激情追逐发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