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答疑

06.07.2016  14:25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有关政策,现将有关政策答疑如下: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是哪些人群?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安排位于地震活跃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搬迁对象的确认有什么程序?

  一是县(市、区)扶贫移民工作部门组织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底;二是村社民主评议确定初选搬迁对象名单,经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公示;三是乡镇人民政府对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搬迁对象名单,并公示;四是县(市、区)扶贫移民工作部门审核乡镇上报名单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并公示;五是县(市、区)人民政府将审定结果逐级上报市、省扶贫移民工作部门备案,并纳入国家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数据平台。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十三五”期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主要针对四大连片特困地区,即川东北秦巴山片区的34个县(市、区)、川南乌蒙山片区的9个县(市、区)、大小凉山彝区的13个县(区)、川西北高原藏区的32个县(市),及片区外有扶贫任务的56个县(市、区)符合搬迁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搬迁方式和安置方式有哪些?

  搬迁方式包括自然村整村搬迁和分散搬迁两种方式。其中,生存环境差、贫困程度深、地质灾害严重的村庄,应以自然村整村搬迁为主。

  安置方式有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方式。集中安置主要包括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等。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方式。

  建设内容主要有哪些?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内容主要围绕改善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建设住房和必要的附属设施,以及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住房建设面积标准是多少?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严格控制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面积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429号)和“保障基本”原则,在搬迁安置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得超过25平方米,这既是强制性标准,也是最高限制标准。

  在具体执行中,各地不得变相扩大建设面积,也不得脱离实际提高建设标准,防止因搬迁而举债、因搬迁而难以脱贫。对于按照一户一宅方式安置的,可以采取在分配的宅基地预留续建空间等办法,由搬迁对象今后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改善状况和实际能力自主决定是否扩建。

  住房建设是否有统一的设计?

  所有安置住房都由县(市、区)住建部门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的要求统一设计多种户型方案,供农户选择。

  资金筹措渠道有哪些?

  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主要由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专项建设基金、贴息贷款和农户自筹构成。

  建房补助标准是多少?

  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补助实行区域差异化政策,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80%给予支持;秦巴山、乌蒙山片区,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70%给予支持;其他地区,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60%给予支持。在此基础上,具体到户到人的补助标准,由各地综合考虑中央和省级补助、本地财力状况、还贷能力等因素自行确定。

  同步搬迁的农户可享受哪些支持政策?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整村(组)人口迁出中,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人口可同等享受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搬迁农户所需建房资金,由各地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并可通过整合其他相关资金予以适当支持。

  如何支持搬迁农户的生计及后续发展?

  整合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金融支持旅游扶贫示范村”、“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服务业”、“鼓励成立或加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措施,对搬迁农户的生计及后续发展进行支持。

  搬迁对象享有哪些社会保障政策?

  搬迁安置后,登记为城镇居民的,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各项城镇社会保障政策;登记为农村居民的,享受居住地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农村社会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