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扎实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
成都市成华区坚持“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的改革理念,紧紧围绕“政务环境便利化,网上办事公开化,政务下沉规范化,社区服务网格化”的目标,狠抓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赋能归位,做深、做实、做精政务服务“下沉”工作,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水平再上台阶。社区网络化管理创新被评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最佳案例”,还被授予“全国创新社会管理示范基地”称号。
一、服务方式“标准化”
(一)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简政放权、职能归位、下沉服务”的原则,规范化推进服务下沉。出台《区级部门工作事项下沉管理办法》,明确“部门申请—区规服办(政务中心)、区民政局审核—符合标准下沉”的工作流程,严把服务下沉准入关。认真编制“政府职能清单”和“社区职责清单”,目前已明确9大类63项服务事项下沉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9大类75项服务事项权限下沉到社区便民服务站办理,切实把政务服务落实到基层、延伸到社区。
(二)服务流程标准化。下沉到街道、社区服务窗口集中办理的便民服务事项,由区计生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9个业务牵头部门负责,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明确界定事项咨询、受理、初审、核准、发证等审批环节的岗位职责、审批权限,对承诺办理时限进行清理压缩,减少办事环节,制作标准化便民服务办事流程图,统一编印《成华区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汇编》,切实规范全区各街道、社区服务窗口办事程序,有效促进服务效率的再提升。
(三)管理机制标准化。一是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设置2-4个综合窗口,统一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集中审批”服务模式,高效服务群众。二是规范网上运行。将下沉事项全部纳入全市统一政务审批服务平台规范运行,对办理每一个事项咨询、受理、核准、办结、取件环节实时进行电子监控,确保三级网络互动服务全覆盖。三是强化管理监督。以首批省级电子监察工作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电子监察延伸工作,完成全区14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视频全覆盖。建立健全窗口人员规范化服务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明窗口工作纪律,切实为群众服好务,坚决防止和纠正为群众办事中态度恶劣、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二、服务载体“全覆盖”
(一)规范载体建设。按照“一个科室一类事,群众办事‘一门清’”的思路,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后的街道办事处新设立公服中心,具体负责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综合管理,从体制上加强基层服务窗口管理。2013年,94个社区便民服务站以推广民政部“中国社区”标识为契机,对窗口服务设施、场地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将社区服务与政务服务有机对接,完善“十五分钟政务服务圈”。
(二)规范服务形象。运用VI视觉识别系统,统一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标识标牌,政务服务窗口实行集中开放式办公和柜台式服务,公开办事指南、服务承诺,公示投诉电话,设置意见箱。区、街道、社区112个政务服务窗口全部规范设置政府信息查询点,提供政府信息、社区信息自助查询,切实提升政务服务形象。
三、服务平台“双结合”
(一)政务服务与便民服务相结合。按照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市民中心建设。在基层服务窗口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为市民提供民政救助、医保社保、养老助残等公共服务,开设市民讲堂、艺术画廊,开展少年之家、心理咨询等特色服务,打造“社区会所”、“老人家空间”、“430”学校等各种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就近办事,零距离服务老百姓。
(二)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相结合。进一步畅通“网络问政”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沟通大众,实现问政于民、问需为民、问计于民。今年1-11月,全区受理网民留言4507条,按期办结率100%。积极发展政务微博,设立成华区微博发布厅,20个经济、建设、民生部门和14个街道、94个社区开通政务微博,促进部门、街道、社区与居民零距离互动,实现信息化服务。今年,全区街道、社区完成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优化升级工作,集成公开街道政务信息、社区服务信息和居民互助信息,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形成了实体服务窗口与网络服务窗口“虚实结合”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