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宝山试点生态墓园 年中或对外开放

06.04.2015  07:04
副市长表示鼓励墓地消费是错误

  北京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北京市副市长戴均良表示,北京寸土寸金,不能鼓励墓地消费。“2015年清明节群众扫墓服务工作汇报座谈会”昨天举行,戴均良指出,鼓励墓地消费是错误的,绿色生态殡葬服务才是北京的发展方向。

  清明节期间,关于北京市“墓地贵”的报道引起热议。此前,民政部101研究所发布《2014—2015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绿皮书指出,在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的背景下,目前特大城市存在墓地价格虚高等问题。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殡葬事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北京市区公墓消费过高,九成消费者称太贵。

  副市长戴均良昨天对此回应说,《绿皮书》指出了问题,但并不完全符合北京实际情况,这源于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就墓穴价格而言,北京市寸土寸金,如果墓地位置又要好、面积又要大、价格还要便宜,这确实不太可能。因此,有的地方墓地价格贵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墓地并不符合北京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北京的发展方向是绿色生态殡葬,鼓励墓地消费是错误的。

   ■相关新闻

  革命公墓试点生态墓园

  北京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没有一排排一行行的“大椅子墓”;但只见鲜花、绿树、假山石,景色怡人——八宝山革命公墓内正在建设的“北京市示范性生态墓园”已初具规模,宛若公园。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生态墓园将在今年年中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已有不少逝者亲属预约排队。试点成功后,这种公园式的生态墓园将在市属经营性公墓推广。

  革命公墓生态墓园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以北,占地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中间一组近10米宽的台阶开阔大气,台阶两侧的山坡上被草坪、绿树和造型各异的山石所覆盖,清明时节放眼望去,高低起伏中,桃花、樱花、玉兰花、海棠花汇成一片花海,恍惚间就是一个大公园。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墓园是先建公园,再建公墓,公墓以公园为主题,所有的山石、树木、花坛等下面都可以埋葬骨灰,不会再有水泥制的墓穴和墓碑,仅仅是在树木后或山石后加上一个标注逝者信息的牌子,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公园没什么区别。

  生态墓地是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该负责人表示,八宝山革命公墓试点成功后,将在市属的经营性公墓进行推广,“虽然现在很多公墓也有生态安葬的方式,但都比较零散,没有统一规划,将来推广时,可能会在各大公墓划出一个固定的区域,进行公园化生态墓园的整体设计。”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全市每年逝者7万至8万人,去年市属公墓进行生态安葬的逝者达到1.2万人,如果算上区县公墓,这一数字还会增加,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正在接受利国利民的生态安葬。

   ■祭扫·先烈

  市民代表抗战馆献花

  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昨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独立自由勋章浮雕前,聚集了数百名市民代表。其中包括年逾九旬的抗日杀奸团老团员叶于良、抗战遗属何趁香等。各界群众一起向独立自由勋章浮雕献上了菊花,缅怀在抗战中牺牲的先烈。

  抗战遗属代表何趁香老人坐着轮椅,在志愿者帮助下来到独立自由勋章浮雕前。何趁香老人有众多亲属参加了八路军,两个哥哥就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清明时节,回忆起为国捐躯的亲人,老人眼里满含泪水,和其他市民一起向浮雕敬献了鲜花。

  抗战老兵叶于良曾参加抗日杀奸团,他回忆,抗日杀奸团先是在天津刺杀过日伪商会会长,烧过日本仓库,炸过日本商店。后来还准备刺杀川岛芳子,可惜没有成功。

  在清明节之际,叶于良呼吁年轻人要缅怀先烈,勇于担当。当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时,要不怕牺牲;在和平年代,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强盛做出自己的努力。

  献花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又唱起抗战歌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精神宣传志愿者通过一场抗战音乐演出带领市民一起追忆历史。

   世纪坛举办纪念活动

  北京晨报讯(记者 张硕)昨日,鲜花布满中华世纪坛圣火广场,以“缅怀先烈 圆梦中华”为主题的2015中华世纪坛清明纪念活动在清明节之际举行。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今年的清明节纪念活动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活动现场,新四军抗战老军人,抗日战争名将后人,新四军研究会,以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徐悲鸿等名人命名的学校学生等社会团体和各界民众代表高唱国歌,拉开纪念活动序幕。抗战代表、91岁的新四军老兵焦润坤和抗日将领佟麟阁之子佟兵将世纪坛象征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圣火火种传递给了学校的学生。之后,抗战老军人、名人之后代表们,在孩子们《与梦飞翔》的歌声中,提着花篮走向世纪坛圣火,以此慰藉先烈们的英魂。

   未见扫墓潮

  北京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昨天是清明节正日子,但是没有迎来预期中的扫墓高峰潮。全市各家墓园共接待扫墓市民42万人,远低于预期中的七八十万人。

  “北京市清明节指挥部”工作人员指出,高峰日不见“”主要源于市民错峰扫墓。自3月下旬以来,全市已有360万市民祭扫亲人,同比增长近4%。此前,市民政局预测今年大约有350万市民踏青扫墓。

  ▲昨日,建国门街道组织24中的师生来到位于东堂子胡同的蔡元培故居参观。在蔡元培先生的雕像前,学生们献上一朵朵菊花。

  北京晨报记者 王萍/文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原标题:绿色生态殡葬是发展方向)

编辑:SN123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