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街道“扩权” 探索大城管模式治“城市病”

12.06.2014  21:57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记者 曾鼐)游商、烧烤、小广告……基层城市顽疾如何破解?北京正创新体制改革,为街道“扩权”,公安、食药、环保等部门派专人到街道上岗,深入推进大城管模式。

街道是基本城市化的行政区划,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的派出机关。但在城市治理中,由于街道没有执法能力,长期处于“有责无权”的尴尬境地。为更有效破解城市病,北京石景山区正大力推进体制改革,调派多个执法单位专员进入街道,实现街道的“权责统一”。

北京市石景山区副区长富大鹏12日说,北京的城市病正日渐凸显,以往的城市管理方法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必须要创新改革”。他称,街道是城市管理的最前沿,街道和社区干部在最基层,“最容易发现问题,但往往没有能力和手段去解决”;且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一个问题会牵涉多个部门,有执法权的单位由于力量太单薄,覆盖面不够,常出现“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局面,“所以要将执能下放到基层,管理中心下沉,让基层有能力直接解决问题”。

权利如何下放?富大鹏介绍,已在街道设立社会治理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公安、食药、安监、环保、工商、交通、消防等部门均调派专人到街道上岗,整个城管分队归街道管理,“让执法部门同街道形成综合的联动执法力,在基层随时看见问题随时解决。

位于京西的模式口地区,有一条著名的古道。它长约1380米,宽约5米,因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而闻名。古道上,分布着法海寺、承恩寺两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慈善寺、田义墓、冰川馆等众多文物景点。但是,这条青山环抱的古街常年来被游商侵占,交通拥堵,垃圾遍地,一度成为京西最大的流动商贩聚集地,令周边群众苦不堪言。

12日记者前往模式口地区,尽管道路依然坑洼仍在修整,但发现路面整洁,已不见游商的踪迹。

金顶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张玉国坦言,对模式口地区的整治曾一度“苦不堪言”。他说,连续5年一直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其进行集中整治,治理效果往往一时间非常明显,但违法经营者常选择暂时“避风”方式,待执法队伍撤场,再悄悄恢复经营;而由于街道没有执法权,执法部门不能在此地区长期值守,再加之协调复杂、准备周期长、人手调配不均等,联合执法一直无法成为常态,地区环境治理也常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张玉国说,今年4月起,街道牵头组织城管、公安、食药监、工商、卫生、交通、消防等职能部门,再次对模式口地区展开了一个月的集中整治,累计出动整治力量3000人次,制止各类违法行为1500余起。

最关键的是,张玉国指出,当地成立了模式口地区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站,如今有多个执法部门的专员长期在执法站“驻守”,形成了常态化的联合执法,坚决遏制了“游商反弹”的现象。他称,在清理游商后,计划修缮道路,试图整合旅游资源,“希望能在古街上尝试进行保护性开发”。

已在附近居住了3年多的焦淑敏也希望古街的宁静能一直保持下去。她说,以往游商众多,垃圾遍地,常因摊位纠纷而发生打架等行为,也曾有道路被商贩围满,救护车开不进来而延误居民急诊治疗的情况发生,“现在道路敞亮多了,希望一直维持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