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砥砺前行】奋力开创一流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

24.01.2018  16:43

编者按:

带着收获的喜悦,我们在满怀憧憬中告别2017年。回首2017,用心触摸这一年校园“风景”的四季绚丽,悉心感受这一年书写的华彩篇章,静心回味这一年追梦路上的坚韧不怠,此时此刻,我们满怀喜悦,充满自信。

2017,学校创新改革方案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龙山人才强校计划”强力推进,一系列举措让人才发展更具活力;人事制度改革破冰前行,构建高水平一流人才队伍步履铿锵;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不断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迈向深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优秀学子层出不穷,拔尖人才崭露头角……拼搏与奋斗,感动与收获,一组组关键词,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奏响了西南科大改革发展的最强音。

今朝花开胜往昔,放眼明日花更红。

2018,让我们继续携手追梦,铿锵前行!让我们依然满怀着梦想与激情,以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决心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共创新的精彩,共铸新的辉煌!

今天,我们回顾总结不凡的2017年,沉淀一段厚重的历史,汲取新的发展动能,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携手踏上新征程,奋力谱写新篇章;同时,借此机会,也向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敬!谢谢你们,踏实、勤勉、敬业的西南科大人!

   

立德树人乐育英才

奋力开创一流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教育只有真的把一流本科教学这件事情落实了,真的做好了,才能让“更迫切、更强烈”的事情梦想成真,否则就是空想。

2017年学校按照十三五规划蓝图和路径,奋力推进高水平大学一流本科教学建设,本科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服务新时代新需求,拔尖创新人才开新花

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高等教育引领新时代能力建设的发展目标。学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需求,按照“培养规格突出社会需求、专业培养突出创新教育、实践环节突出行业协同、素质教育突出个性成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建立多样化人才选拔、培养与评价机制,通过科教、产教、校内、校际多方协同,共聚推进多元培养模式改革。

科教协同培养科学研究型创新人才。依托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推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拉美复合型”“大数据可视化”“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方向22个培养班的成立,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四川省首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绵阳市军民融合人才培养项目的获批,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一片沃土。

产教协同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实施“产业教授”计划,50余名行业精英助力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集智;7个国家级、11个省级系列“卓越计划”的专业范围和培养层次拓展扩大,发挥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汇聚了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多方资源,实现产学研合作互动。

校内协同培养技能多元型创新人才。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实施主辅修制、双学位制。77个辅修专业、16个双学位教育专业的开设为学生修读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提供了重要通道。

校际协同培养国际外向型创新人才。实施跨校园联合培养计划,与境外36所高校和国内著名大学实施双向互动联合办学模式;推进“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计划”,开展优秀学生到国(境)外学习的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有效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共用与共享。

二、创新关键环节教学改革,一流本科专业放异彩

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按照“做强工科、提升理科、做精文科”的总体部署,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大力推动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以强化优势、重点突破为原则,有序推进本科专业认证工作。2017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复评,截至目前,我校通过认证专业总数达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工程2个专业认证申请获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将于2018年接受专家组进校考察。

本科专业建设与改革与国家教育改革创新同频共振。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兵器类、机械类、环科类等三个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先后在我校成功举办,为高校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交流平台,对于探索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背景下行业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大力提升了我校本科专业在国内同学科领域中的影响与声誉。

采取点面结合、突出特色的原则,实施优质课程建设计划。打造具有西南科技大学特色、在省内外有一定声誉的优质课程。本年度立项建设优质特色课程18门,新增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2门。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引进了“智慧树”“超星尔雅”等网络通识课程资源平台,延伸学生学习边界。2017年,学校1.5万余人次学生完成在线课程学习。

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强力推进双创教育工程。获批国家级、省级双创计划项目119项;5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学校获批首批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三、乐教英才,高水平大学奠新基

教师的本分就是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大学理念的核心。学校以高水平大学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焦点,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过程控制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和反馈修正机制,构建从进到出的全流程、全方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制定和修订学生学籍、专业、课程、教师、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等各类教学文件,保障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肃性。新的系列制度体现“四个突出”:突出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专业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突出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的新要求,突出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学校将“执教、教学研究、教学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三大重点任务,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的改革思路,实施“教学改革循环推进计划”。2017年,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获得全国第五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推荐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30余项;资助出版30余部教材;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13项,获奖率达到65%;建成工程训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校外实践基地245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6个。2017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17.88%,部分专业突破30%。

回顾历程,斗志弥坚,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筑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学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努力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视野宽广,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支撑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奋力开创一流本科教学工作新局面!(吴安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