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闭贫困到开放自信 是什么改变了西番村
西番村村委会主任李成友在介绍村里山羊养殖情况。
□记者 樊邦平 文/图
米易县普威镇西番村海拔2000余米,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民族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有257户13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331人,全村各组沿着坡地依次排开,是典型的高山村。
“烤烟已进入了收获时节,一幢幢烤烟房冒起了白烟,山坡上,核桃、樱桃等果树长势正旺。树荫下,鸡鸭牛羊满地跑。”8月6日,记者走进西番村,一幅繁荣、安康的画面映入眼帘。让人难以相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幅落后面貌。
一个村走出60余名大学生
“越穷越要努力,读书才能改变命运。”8月6日下午,刚忙完农活的马顺珍顾不上拍扫身上的灰尘,便径直回家,催促女儿和儿子写暑假作业。
马顺珍家有5个孩子,其中四个女儿,一个儿子,曾是西番村最为困难的家庭。几年前丈夫去世,她一人支撑着全家,但无论生计再艰难,她都勉励子女努力读书,走出大山。如今,她家已有三个女儿考上了大学本科,剩下的女儿和儿子也分别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和全县最好的小学。对教育的格外重视和不懈努力,让马顺珍家成为了全村学习的榜样。
“西番村有257户人,近八年已有60余人考上大学,其中38人考上了本科,毕业的学生中,有一半回到了家乡,从事公务员或教师等职业。马顺珍家便是典型代表。”8月6日,在西番村村委会办公室,谈起当前村里的亮点,村党支部书记邱金铭最为自豪的便是全村对教育的重视。
“教育才是改变贫困的出路。我们现在不比谁家有钱了,只比谁家娃娃成绩好,谁家娃娃考上了好学校。”邱金铭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不仅不怎么管娃娃的学习,还担心娃娃们读书出去后再也不回来了,对子女的教育重视不够。
邱金铭小时候几度辍学,21岁才初中毕业。毕业后,他到攀枝花市一家公司做保安,后辞职回到米易县城打工,做生意。1998年他回到西番村,从村文书一直干到了村支书。
“精准扶贫以来,村里的基础条件好了,产业兴旺了,大家对教育的投入更大了,有条件的家庭都会想尽办法将子女送到县城上学,大家在学校旁租房陪读。”邱金铭告诉记者。
从不敢出门到闯荡大城市
谈起二十多年前,村委会主任李成友感慨万千。那时他还是小伙子,村里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都不敢下山,更不敢去大城市,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恐惧。
“父母的愿望很淳朴,希望我们早早结婚生娃,在家务农,一家人在山上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了。”邱金铭回忆,结婚生娃,务农,娃娃长大后再结婚生娃,务农……如此循环,是西番村约定俗成的习惯,但这个习惯在十多年前被打破,镇、村干部做村民工作,给大家讲解外面的世界。考上大学的娃娃们有的毕业后回到了县上和镇上,带回了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这才打消了村民的疑惑。
山外的信息像风一样吹进了西番村。
“渐渐地,村民从山里走了出来,走向了成都、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普威镇镇长宋沛东告诉记,在农闲时节,西番村村民大多会远赴大城市,或打工,或做生意,这已成为一个新现象。
记者获悉,今年,该村四组村民彭志均更是带领70余个村民闯荡广东,进入工厂务工,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变革让西番村摘掉穷帽
邱金铭回忆,过去,为生计而奔波的村民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再加上长期封闭造成的认知缺失,让西番村难以融入山外的世界,这是贫困的根源。
西番村的改变始于物质的改善。十余年前,普威镇引进烤烟项目,在西番村种植,由此打破了该村传统的种植习惯和模式,每亩3000余元的产值,激发了村民的创富热情。
更大的改变始于2014年,精准扶贫工程启动后,西番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水泥路通到了各小组,村上办起了山羊养殖场,贫困户成为了股东,年底要分红,鸡鸭猪羊等家畜免费发放到户,地里的农作物开始丰富了起来,烤烟、核桃、青花椒、樱桃等遍地生根……物质改善与思维改观形成的变革合力让西番村在2017年摘掉穷帽。
米易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干部官捷长期联系西番村,从贫穷时的自卑到脱贫之中的奋发,再到脱贫后的自信,他感受到了村民的精神之变。
“各项扶贫项目的落地和人才的进入,彻底改变了西番村的物质条件,更改变了村民心中几十年的固有观念。”官捷认为,扶贫不仅改善了西番村的物质状况,更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