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前沿】找准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金钥匙”——记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项目“石油天然气装备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16.10.2014  10:42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七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结果。我校申报的“石油天 然气装备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高教类二等奖。四川省省内仅有六所高校获本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份沉甸甸的殊荣背后有着 怎样的努力与付出,探索与变革?本期校报将带你一探究竟。


  “当你早晨起来推开窗,匆忙收拾后拿起一盒牛奶,便骑车赶往教室,上课时突然拿出手机悄悄上网,情不自禁地想要关心一下热点新闻……在这一系列的动作 中,你可曾联想到齿轮传动?机械构成?连杆运动?”西南石油大学机电院教师韩传军的日常一课,便从同学们的生活案例开始。
  在机电院,这样开放式的授课场景比比皆是。为了找准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金钥匙”,学院以开放课堂培养创新思维,以实训基地构建创新环境,以创新引导让最好的学生“”出来。


开放课堂 让创新思维得以迸发
  “要设计一个齿轮传动比为9的齿轮传动,你们觉得可以有多少种设计方案?”在讲解“齿轮传动”这一概念时,曾经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的刘洪斌,先抛给学生一个“设计题”。
  “如果只用一对齿轮是什么情况?如果用四个齿轮呢?还有什么其他方案?不同的设计方案分别有什么优缺点?……”刘洪斌用环环相扣的问题逐步开启学生思维。
  在同学们看来,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不会枯燥,还会点燃大家的创新“灵感”。曾经获得过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的学生郑威表示,正是这样的开放课堂开启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上专业课也能听音乐、画画?在机电院教师张旭伟的课堂,就有这样的“享受”。2009级工业设计专业的王伟谈道,“老师让我们听音乐、画画,然后分享感受,获得灵感。通过课堂上的思维启发,我们不少同学在本科期间就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杨启明老师的课很酷!”说起“压力容器设计”这门课时,2011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欧松说,“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软件,把课后习题的参数输入软件后,我们的课后习题就变成了一件件工业作品!
  事实上,这门课程所用的教材《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评价》,作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由我校机电院教师团队所编著。而近几年来,自编教材已出版近30本。
  “上梁政老师的课,就像一场旅程,充满了乐趣。”过程控制专业的张澜说,“‘黄岛油管爆裂事件’发生后,老师就让我们做了黄岛油管的安全分析;井场实习结束后,老师就让我们把数据整理成‘安全检查表’,这样的课程太有意思了。”
  “我们要培养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就要破除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教育方式。”原机电院院长梁政介绍到,我们要积极打造开放课堂,结合石油天然气装备特色,把案例引入教学,让同学们运用自身所学去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如果说开放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那么创新课程的设置则是“框架”。近年来,学院以“专业动态优化再设计”为指导思想,改变陈旧信息,精选经 典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环节,建立起几大核心课程群。“目前,学院已形成体现理论教学、试验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元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机电院 副院长侯勇俊说。


大实践平台 给创新插上一对翅膀
  “专业陌生、适应能力差、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欠缺……”这是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补齐人才培养的‘短板’,不仅要有开放课堂,还要建立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插上创新的翅膀。”曾获省级教学名师的邱亚玲介绍说。
  如何建立丰富立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除了依托校内统一实践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外,机电院建立起现代制造实验中心、石油天然气装备实践教学中心等多 个实践教学基地,并自主研制了“炼油化工设备系统实验装置”等9套大型实验系统,建立以“ZJ45型5000米全尺寸钻机”等13套大型设备为主的校内特 色实践教学平台。
  “这些实践教学平台的设置和自主研发的实验系统,不仅在同类型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也使得我校学子在各项比赛中脱颖而出。”力学教研室主任陶春达介绍到。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李先超保存着近十项科技创新奖励证书,最令他爱不释手的是 “一种高空擦窗器”实用专利证书。在他看来,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实验教学与实践平台的“孕育”。
  “当前我们的实验课程约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同时实验室对同学们实行全开放,随时去,随时学,随时做。”侯勇俊说,学院推行“自觉实践”理念,努力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本科期间,我们会有两次为期2周的金工实习,一般是3-5人组成团队,共同进行创新研发。” 郑威的实用新型专利“磕头机”便在实习中诞生。他总结自己的经验为“在开放课堂中获得灵感,在实践基地‘打磨’成型。” 
  除了校内实践基地,学院也积极联系对接校外实践基地。“目前我们建立以宝石机械等17家企业为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内与校外实习相结合,让人才更加抵近市场。” 曾获得省优秀教师称号的艾志久教授介绍到。
  “我们每年会在企业开展生产实习一个月,至少要走访10个企业。”欧松说,通过深入广泛的走访企业,感觉所学知识更接地气了。
  事实上,在校外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学院的同学也常常被企业“相中”。“我们到一个石油企业参观交流,发现设备存在的一些疏漏,经过与企业领导交流,对方当即留下我们的电话,表示欢迎到企业就业。”张澜颇有些自豪的说。


创新引导 把学生送上“”台
  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27项,获授权专利18项。有超过1/3的学生带着作品去应聘,受到众多企业领导的青睐;多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之多……在近两三年的时间,机电院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人瞩目。
  然而,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举行初期,机电院的学子还鲜有尝试。这样的突破因何而来?“学科竞赛就是一个大‘武’台,要把我们培养的学生送上‘武’台去检验,我们就要加强创新引导,让学生敢于尝试和挑战。”梁政谈到。
  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学生是最大的“破坏者”,也是最大的创造者。为了让学生站好“”台,学院专门为学生找实验室,配备风扇,把学校最好的工程性电脑拿给学生用,让最优秀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这一系列努力终于有了成效。
  “学院鼓励我们参与学科竞赛,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全国一等奖的谢友春谈起自己的获奖经历,仍然很感慨。他表示,学院的创新引导,老师的无私帮助,让自己取得了这一成绩。
  在近几年的全国性学科竞赛上,我校机电院的学子总能不负众望的“斩获”奖项。在部分竞赛中,更是连续多年蝉联第一。
  为延续这一发展势头,学院出台了一系列学生科技创新学分政策和指导教师激励政策。结合学校学科竞赛基金和校外企业提供的创新实践奖助学金的双重支持,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努力把更多的学生送上“”台。
  有了政策的“催化”,师生的积极性又再一次提高了。除了学科竞赛外,各种专利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一种自动封口垃圾箱”、“空间测距划线定位仪”、“车窗反射成像装置”、“一种内六角扳手”、“一种室内用吸灭蚊器”、“可调式抽油机增程装置”、 “一种折叠式骑拖两用自行车” 等受到了权威专家的肯定和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部分专利已经投入生产,并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在机电院同学们的眼中,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是学院对他们的殷殷期待,也是他们自身所努力追寻的方向。(杨玉凤 校报记者团 黄淳鑫)

 

(本文原载《西南石油大学报》第581期)